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5處海水溫度達史上最高 生物發生異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5 11:12:03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據日本NHK網站9月3日報道,今年夏天,熱浪席捲日本全國。受高溫影響,不僅僅是內陸地區,海洋也發生異常變化。

  8月中旬,日本周邊的5處海域,海水的平均溫度均達到自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水溫上升 達觀測史上最高

  氣象廳表示,在接受觀測的10個海域中,從北海道至東北的日本海,從東北至九州的日本海,四國海域等5處地方的上月中旬海水平均溫度,達到自1985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天氣高溫,加上受台風影響海水返潮現象減少等原因,海洋中的冷水無法到達表面,導致水面溫度上升。氣象廳預計,除沖繩外的日本周邊海域,9月份氣溫仍將高於往年。

  生物發生異常變化

  因高溫海水影響,在北海道附近海域,接連捕撈到平日幾乎無法捕撈到的魚類。

  自7月下旬開始,金槍魚、紅鰭東方魨、斑石鯛等相繼被捕撈上岸。

  本來可以捕撈到的秋刀魚卻幾乎不見蹤跡,相反,大量遠東擬沙丁魚落入漁網。在專門捕撈鮭魚的漁網中,發現了大量這個時期本應見不到的翻車魨。

  另外,在北海道函館市,因海水氣溫上升,作為地方特產的太平洋斯氏柔魚在被捕撈前,死在了放有海水的漁船的漁網箱中,類似於這樣的事情不斷發生。次數多的情況下甚至占總體的3成。

  氣象廳表示,函館近海的海水溫度,從上月中旬以來,比往年高出2度左右,在24度至25度之間移動。

  專家稱,適合太平洋斯氏柔魚生長的水溫最高為23度,漁網箱中使用的海水溫度上升是導致其在上岸前死去的原因。

  函館市漁業協同組合的高穀廣興專務理事稱:“希望海水溫度早日降下來,帶給消費者新鮮的墨魚。現在不僅僅是漁業工作者,函館市內的飯店也很難拿到新鮮的墨魚。”

  海水溫度上升帶來漁業新課題

  從長期來看,日本周邊海域水溫在近100年的時間裡,平均上升了1度左右。

  日本專家指出,今後如何應對生物系統的變化是極為重要的。

  中央水產研究所海洋 生態系研究中心的渡邊朝生負責人分析稱:“海洋的生態系統,包括魚類生存範圍等在一點點發生變化。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在東北周邊地區很難捕撈到的藍點馬鮫,因海水溫度上升,在近10年裡相繼被捕撈上岸。今後,面對可以捕撈的魚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當地的漁業工作者及市場應如何應對成為漁業的一項新課題。”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