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將面對更穩固的美日同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04:27:08


美日高層近期頻密互訪,顯示美日同盟關系密切。(網絡圖)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日本《外交學者》雜誌2月19日載文《中國將不得不面對更加穩固的美日同盟關係》,摘要如下:
 
  不論中國怎樣解釋其所聲稱的和平崛起,中國仍會被世界政治的眾多主要參與者視為一個意圖從東亞開始、改變美國主導的現狀的修正主義國家。
 
  隨著中國在全球、特別是地區影響力的增強,一個複雜的外交問題出現了。在東海爭端持續的背景下,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被外界尤其是美國及其重要盟友日本視為其強勢姿態的例證,兩國都譴責中國的行動。眼下,中國必須應對與日本陷入僵局但又要與美國接觸的局面。在中國試圖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之時,中國很有可能面對更加穩固的美日同盟關係。
 
  中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是指大國之間關係平等——至少北京希望如此。儘管崛起的中國無意在近期真正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但兩國間的分歧以及由此導致的不信任必然促使這兩個大國考慮和平共處的可能性。然而,存在結構性的局限。美國當然不會允許在目前自己充分發揮領導作用的實力結構外建設這種新型關係。因此,新型美中關係會是金字塔結構內部的一種妥協,而不是平等分享全球支配地位。值得關注的是,就國家實力而言,美國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更勝中國一籌。
 
  白宮與美國國會之間的分歧可能是另一個變量。1979年通過的《與台灣關係法》或許能最充分地解釋美國政府和國會為何有時對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採取不同的對策。美國國會完全拒絕吉米·卡特的法案草案,用此後對中美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的內容取而代之。國會的反應可能繼續阻礙美中關係發展。
 
  中國和美國無疑都對能避免戰略誤解和衝突可能性的新型大國關係表示歡迎。然而,在短期內不應對這一概念有過高的估計,不論中國多麼希望該概念在與日本的對峙中發揮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