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珠三角成港青首選落腳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11:16:02


香港學生參加“愛我中華”兩岸四地青少年大匯聚火車團活動,增加對內地的了解。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全國政協及港區委員在“兩會”期間力促港青北上,營造兩地交流的良好氛圍,亦引起在粵香港青年的關注。港青受訪時普遍表示,北拓內地的吸引力在增加,珠三角成為港青北上首要落腳點;期待迎來更優惠的政策環境,令香港人才與內地機遇“無縫對接”。

  暨南大學國際學院大三港生Zita表示,因香港工商業結構逐漸偏向金融等高端服務業,就業範圍趨窄,而內地和其餘國家留學生數量亦逐年增加,令本土就業壓力日增。Zita認為,對於有志創業的港青,在香港寸土寸金和各行業發展趨向飽和等限制下,早已將目光投向內地,而珠三角又是首選。若廣深等城市能提供創業園區、稅率等配套政策優惠,無異於錦上添花。

  部分港青對內地存誤解

  華南理工大學港生周雅倫亦認為,內地對港青的吸引力越來越強,而南沙、橫琴、前海等多個面向港澳的新區建設,更為港青提供更大的施展平台,“若新區建設之初便有適當的吸引人才方案,或更易吸引港青長期紮根”。

  “過去由於少接觸或片面的認識,部分港青對內地存在誤解,北上意欲並不強。”就讀華南理工大學網絡工程的港生趙永豪表示,內地發展勢頭強勁機遇良多,但兩地溝通理解不夠,令香港人才與內地機遇未能成功對接。“兩地要通過加強溝通,打破認識隔膜消除過往成見,提升內地形象將有助鼓勵港青北上。”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生小呂亦提到,為緩解目前部分港青對內地的抵觸情緒,香港委員的“建言”應循序漸進:可優先“暢順交流渠道”,讓更多未曾踏足內地的港青,到內地進行為期一個月或以上的實習交流,了解內地真實社會現狀;然後推行“赴內地就業、創業政策優惠”和“邊境通行人士原住地繳稅”等政策。

  (來源:大公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