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善用兩岸共識 從大陸走向國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7 08:54:50


  中評社台北6月27日電/大陸國台辦的張志軍主任率團來台,“王張二會”中,多項兩岸談判中的膠著議題獲得突破。“人道探視”確定納入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陸客中轉,陸方鬆口同意進行業務溝通。台灣加入TPP、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問題,陸方一改過往迴避態度,會議上給予正面回應。雙方同意盡快啟動共同研究工作,務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徑。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台灣是淺碟經濟體,經濟發展全靠國際經貿。如不盡快加入TPP、RCEP等區域經濟組織,台灣將陷入被孤立的經貿危機,國際貿易失去依託。我們的經貿對手韓國到處簽FTA與參與經貿組織,在全球市場關稅暨進口便利性上都將優於台灣,經貿市場拱手讓人。再加上越南、馬來西亞與墨西哥等TPP或 RCEP國家互相的結盟,國際經貿就不再需要台灣,這是必然的結果,屆時台灣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儘管大陸方面尚未全面承諾助台加入TPP、RCEP,但張志軍的承諾對台無疑是重要的正面訊息。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4日在華府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明白表示,台灣能否加入TPP要取決於中國和其他TPP成員是否同意,因為加入TPP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他也認為,新加坡與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中有利益。他們能幫忙,但不是一個調停者,新加坡沒有位置扮演美國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角色。

  因此我們要再度強調:必須連結大陸,才能走向世界。蔡英文就任民進黨主席後,又強調“民進黨要走向世界,再跟著世界走向中國”。我們曾指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全球化布局的路徑有很大的差異,民進黨採“跳陸邏輯”,跳過中國大陸;國民黨是“連陸邏輯”,連結中國大陸。能直接走向世界當然很好,如果做得到,誰都不會反對。但民進黨想繞過中國大陸的策略卻是清清楚楚行不通的。李顯龍說得很清楚,兩岸關係不改善,台灣的國際空間就很難拓展,這是政治上明白的現實。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台灣應善用這次會議共識,藉TPP從大陸走向國際。這一條路已經開啟。這將會是堆積木完成2005年國共兩黨領導人連戰與胡錦濤建立“連胡五大共識”最重要的關鍵。

  眾所周知,21世紀人類主要的衝突,在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及中國文明與美國文明間的文化衝突,世界版圖大國的衝突也在中美之間,台灣正在夾縫中求生存。日前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警告台灣“正面臨轉捩點”,台灣必須權衡對中國開放到什麼程度,一旦失去經濟獨立,將影響政治獨立的自主性。她認為,台灣若依賴中國太深,會變得脆弱,因而呼籲台灣“必須決定經濟對中國依賴的程度,學到處理這段關係的能力,找出不能越界的底線”。希拉里並說美台關係“美國把台灣放在優先順位”。縱然希拉里也強調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核心是希望中國大陸與台灣能和平相處。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國信奉務實主義外交路線,台灣在島鏈前緣,是美國圍堵政策對抗中國最重要的先鋒,美國是要從台灣得到戰略利益。

  聽過希拉里的論述,台灣要慎思,透過大陸走向國際時,要如何讓美“國安”心?台灣能給美國什麼利益?喬‧史塔威爾在2002年出版的《中國熱》(The China Dream)直言“中國對我們(美國人)來說就是墳場,大家在中國都註定會搞砸。”西方世界對中國不了解與不了解造成的不安,愈來愈強烈。

  台灣與大陸有相同的文化,卻與美國分享相同的價值觀,實行類似的制度。台灣是東西文化融合之處,是中西制度接壤之土。大陸最近在上海自貿區負面表列的設計及習李體制的革新打貪腐,希望打破過去的潛規則。台灣已經走過類似的路,可以幫助大陸整體升級轉型,成為真正的文明國家。

  在文明世界裡,人們不用拳力、權力來分配既有的資源,人們可以藉由合作來創造更多資源。美國過去十年在中東深陷泥淖,現在急於重返亞洲,正需要朋友。大陸的十二五規畫是“大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國際政治無情,台灣特殊的“融合”與“接壤”特質是雙方都需要的價值。我們不必妄自菲薄,但是要選對道路,才不會跌跌撞撞,甚至粉身碎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