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人出國當保安:特種兵出身 受外方青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10:13:22


 
  老船長的憤怒 

  在北京西南四環外“華信中安”總部四樓的海外事業部調度中心,大屏幕上的抽象圖標,代表幾十艘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商船。

  它們中既有散貨輪、集裝箱船,也有滿載原油的超級油輪,絕大多數都屬於中國企業。

  在2011年進入海外安保領域之前,“華信中安”已經在全國各地雇有4800多名員工。除了國防科工委、四大行總部這類國內重點保衛單位,殷衛宏還有很多世界500強客戶。

  按照他的說法,這家由他和“16個小武警”開始的企業,還會繼續走規模化擴展的道路。

  但2010年,他偶然遇到一位老船長。船長說,某次問自己船上雇傭的外國安保人員總共攜帶了多少子彈,對方回答100多發。

  船長問,如果打完了怎麼辦。對方回答,那就投降。

  船長對殷衛宏說,自己的船下是拿著武器準備搶劫的海盜,船上是收了高額安保費用、拿著武器卻可能輕易投降的外國保安。

  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二三十年間,“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屢屢遭遇不同類別的安全威脅,但最終像一根錐子刺破口袋的,還是印度洋上的海盜危機。

  2009年,索馬里海盜成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也發生了中國籍輪船在也門被劫持的事件。

  當時由交通運輸部、海軍、總參謀部等相關單位擬定的應對體系中,曾經設計了一個可能被稱為“交通運輸部海上護衛中心”的機構,希望在軍、警、內衛之外,建立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敏感刺激的第四種力量,為中國船只提供安全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