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議員激辯內地升學項目 “洗腦”說法挨批
http://www.CRNTT.com   2014-07-13 00:37:19


李慧琼指持“洗腦論”者或已被洗腦(中評社 鄧冠英攝)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實習記者 鄧冠英)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的新項目“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引發泛民與建制派議員對辯。多位泛民議員懷疑該計劃對香港學生的吸引力,質疑內地教育水平,並指責政府此做法“走歪路”。而建制派議員均表態支持撥款,更要求港府多與內地教育部溝通,爭取更多內地名校參與該計劃。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申請1億多元,用以向在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提供資助,以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無法升學。泛民議員就此計劃發言時,一致斥責政府在培養人才問題上思路錯誤,認為應該從本地學額入手,讓香港學生儘量在本地讀大學。

  新民主同盟議員范國威認為,內地教育環境不及香港,且香港學生無興趣赴內地升學。而民主黨議員黃碧雲則懷疑於內地就學港人回港後是否有競爭力。獨立議員黃毓民指責港府有陰謀,“利誘”香港學生前往“學術極差”的內地就讀高校。公民黨議員毛孟靜更直接形容內地教育系“洗腦”,聲稱擔憂港人於內地就讀教育學或新聞學,回港後從事教育或傳媒行業,會傷害香港社會。

  毛孟靜“洗腦論”及泛民對內地教育水平的質疑遭多位建制派議員反駁,經民聯議員林健鋒及民建聯議員李慧琼直指毛孟靜被“洗腦”。工業界議員林大輝亦批評毛孟靜“上綱上線”,並指“洗腦論”將事情政治化。他認為,中港融合是大趨勢,在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將來回港就業有優勢,因此,他希望政府能盡力落實推廣工作,讓香港學生充分利用該計劃。

  經民聯議員盧偉國引用國際論文相關數據,證明內地高等教育水平不俗,並指出香港高等教育應兼顧本港、內地及國際等高校,實現多元化。出版界議員馬逢國認為,正是內地培養的人才創造了中國令人矚目的成就,因此他樂見該項計劃通過,有利於香港學生的發展,但望政府能落實相關檢討工作。

  旅遊界姚思榮則指出,內地市場大,若港人赴內地升學,能有更多機會發揮自我。新民黨議員田北辰認為,該計劃之所以未能引起香港學生的興趣,是因為加入計劃的內地大學未涵蓋所有“211”院校,他據此建議政府多與國家教育部溝通,爭取更多名校加入計劃。

  政府代表官員回應質詢時表示,此計劃旨在為香港學生提供多些升學選擇,政府會盡力為學生爭取更多更好的升學機會,亦會跟進觀察計劃的成效並進行檢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