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重振黑海艦隊 克里米亞經歷“回歸陣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09:43:56


  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從3月16日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全民公投,到7月27駐扎在那裡的黑海艦隊舉行“回歸”俄羅斯後首次隆重的海軍節閱兵式,那些選擇“回歸”俄羅斯的克里米亞人不光有親歷重大歷史的興奮,也有對現實的些許失落,以及對初期的混亂與長遠發展的擔憂,甚至個人歸屬的苦惱。當《環球時報》記者7月下旬再次來克里米亞採訪時,人們把這些感受形容為“突然回歸綜合征”。旅遊產業遇冷、汽油價格上漲、對外貿易受阻、工作不好找……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等著克里米亞人找到解決的辦法。

  汽油和柴米油鹽都漲錢了

  “就像是談戀愛,激情過後的平淡才是真實的!”克里米亞中國協會經理吳成克是地道的克里米亞人,見到《環球時報》記者時,他說得非常坦率。吳成克說:“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後,物價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記者在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的包車司機弗拉基米爾對俄羅斯7月22日首次上調當地汽油價格頗有微詞,他抱怨說:“雖然只漲了2.8%,但莫斯科原來的承諾可是讓回歸後的克里米亞油價下調30%,落到跟莫斯科一樣的水平呀,現在怎麼能自食其言呢?!”搭班的司機羅曼洛夫勸他說:“烏克蘭政府現在都把陸路交通斷了,成為孤島的克里米亞不缺油就不錯了,況且這裡的油價因為運輸成本高,一向比其他地方貴。”

  夏天原本是克里米亞旅遊旺季,但現在,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克里米亞人也有很多煩惱。雅爾塔的燕子堡旅遊勝地,正對著燕子堡經營大型餐館的老板娘向《環球時報》記者訴苦:“過去黑海的大型郵輪一次能帶來3000多客人,吃飯時能把我們家200個餐位坐滿,可今年夏天歐洲的郵輪一次也沒有來……”據她介紹,大型郵輪歸屬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大公司,現在歐美制裁俄羅斯,所以大公司都不敢跑這裡的生意。儘管從俄羅斯各地飛克里米亞的航班從過去每天20班增至90班,加上仍有土耳其航空公司飛克里米亞,可這些仍難以抵消流失的客人。吳成克說:“今年遊客人數能達到正常年份的1/3就相當不錯了。”

  今年3月,克里米亞地區公投前,《環球時報》記者在當地採訪過克里米亞首富、擁有烏克蘭最大農產品企業的波利修克,他曾預想到“回歸”俄羅斯後自己的公司會遇到一些困難。在他看來,現實比當時的預估嚴峻得多:“烏克蘭政府把流向半島的水源截斷,我在半島北部經營的水稻種不成了,種植蔬菜也受到影響。我擔心,到了冬天菜價會暴漲。”由於通往烏克蘭腹地的陸路交通深受政局影響,而克里米亞半島又沒有一個集裝箱碼頭,這使得大宗消費品進出克里米亞難上加難。採訪中,記者得知克里米亞當地政府人員、教師和退休人員的工資都漲了不少。雅爾塔海濱經營泳裝的小販納塔麗婭說,她媽媽的退休金確實漲了,但物價漲得更厲害,像她這樣的自由職業者很為柴米油鹽的價格操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