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央視揭轉基因米上架 港擬研規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9 09:32:15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內地再被揭發問題食品,央視日前報道,今年4月在湖北武漢一家大型超市隨機購買了5袋不同品種的大米,檢測發現有3袋含有基因改造成分。而內地政府從未批准任何一種基因改造大米的商業化種植,亦沒有批准基因改造大米進口,故有關大米流出均為非法。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暫時沒有基因改造米有否流入香港的資料,而本港現時對基因改造的食物採取自願標籤制度,當局將與立法會討論相關監察或規管。

  據文匯報引述“央視調查”日前報道,記者於今年4月在湖北武漢市一家大型超市,隨機購買了5袋不同品種的大米,並送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進行檢測,發現有3種含有基因改造成分Bt63,屬歐盟預警系統的基因改造類型。

  報道指,Bt63是由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研發的專利基因改造抗蟲水稻,1999年研製成功,2009年獲得了基因改造生物安全證書,但並沒有得到商業化種植的許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基因改造作物在沒有獲得商業化種植許可之前是不允許被商業化種植的。

  湖南福建等地大米被“污染” 

  由於Bt63基因改造抗蟲水稻是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專利,估計市場上所有含有Bt63基因改造水稻的最初種子源頭就是華農大。華農大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啟發接受訪問時表示,基因改造水稻的種子可能在1999年進行成果展示與鑑定時有不同的單位或個人拿走稻種,又或者在2003年華農大進行大規模生產性試驗時有種子公司拿走種子後非法育種。報道又引述一家上海某食品企業總經理表示,基因改造大米已經擴散,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帶的米,大部分都被基因改造“污染”。

  高永文:或強制加標籤 

  至於基因改造米有否流入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暫時沒有相關資料,而本港現時暫採取自願標籤制度,鼓勵業界在標籤上註明有否包含基因改造的食物。當局將與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討論香港下一步如何加強相關監察或規管,例如以監察及確保安全為原則,或要求所有預先包裝的食物加上標籤。當局會聽取議員的意見後,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