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朝日新聞》社長或引咎辭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10:05:18


《朝日新聞》社長木村伊量
  中評社香港9月12日電/日本《朝日新聞》社長木村伊量11日晚在位於東京的朝日新聞社總部召開記者會表示,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東京電力公司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朝日新聞》今年5月對時任第一核電站站長吉田昌郎的相關報道出現錯誤,將撤銷有關文章。《每日新聞》稱,木村還暗示或引咎辭職。

  《朝日新聞》在今年5月20日的朝刊中根據調查記錄等資料報道稱,“福島第一核電站90%的員工違反吉田做出的原地待命的命令,撤到了10公里以外的第二核電站”。木村11日稱,“在解讀吉田調查記錄的過程中做出了錯誤的評估,嚴重損害了讀者的信任。”他表示,將解除報道部門最高負責人杉浦信之(董事)的編輯職務,嚴肅處分相關人員。木村還表示“將在根本性改革等重建工作有所眉目後,就去留做出決定”,暗示將引咎辭職。

  這並非《朝日新聞》目前遭到的唯一麻煩。11日,木村還針對今年8月5日《朝日新聞》宣布撤銷1991年關於慰安婦問題的報道表示,“對於刊登錯誤新聞、遲遲未更正表示道歉”。《朝日新聞》1982年起曾多次報道日本前山口縣勞務報國會下關支部動員部長吉田清治的證詞。吉田著有《朝鮮慰安婦和日本人》、《我的戰爭罪行——強擄朝鮮人》,並赴韓國進行謝罪。他在書中稱,自己曾使用暴力強擄朝鮮女性,迫其成為慰安婦。“吉田證詞”是日本軍人承認日軍強征慰安婦的關鍵證據。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日本方面開始有多位歷史學者和媒體對吉田證詞進行質疑。

  《朝日新聞》宣布撤回報道後,立即成為日本右翼媒體和政府官員打擊的對象,並被要求“深刻反省”。1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加電台節目時就此事件表示,“《朝日新聞》對慰安婦問題的錯誤報道給許多人造成了痛苦,在國際社會上損害了日本的名譽。我認為這是事實。”

  木村伊量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1976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工作,先後擔任政治部長、編輯局長、負責廣告和企劃業務的董事。2012年6月,朝日新聞社前社長秋山耿太郎退休後,木村開始出任社長一職。木村11日還表示,為了對慰安婦報道重新進行驗證,將成立由專家組成的第三方委員會。

  一名在朝日新聞社工作多年的員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慰安婦問題是存在的,不能因為“吉田證詞”出了問題就否認,抓住此事不放,說明日本人有想賴賬的心理。現在不承認慰安婦問題已經成為日本政治的主流,這是日本人的恥辱,也是日本徹底向右轉的前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