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美國試圖通過香港“引爆”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8 14:16:33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此间參考消息網报道,俄羅斯電視台新聞頻道網站10月5日刊發題為《美國試圖通過香港引爆中國》的文章稱,華盛頓通過收買當地反對派、策動政變的方式,試圖在美國眼中的危險國家製造動蕩。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跟全球眾多城市一樣,美國首都也有唐人街。美國在華人土地上——尤其是香港——的存在,或許並不那麼顯眼,但對於中國的政治體制而言,卻不可小覷,甚至可能引爆動蕩。這體現為肩負捍衛民主、人權、自由等“崇高使命”的所謂非政府組織,華盛頓利用它們,在此地織就了自己的網絡,事實上,上述團體身後皆有白宮的翻雲覆雨之手。

  “民主金字塔”是這樣搭建的:政府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署從白宮預算中獲得撥款,再投入到國家民主基金會。去年這一金額便高達1.11億美元。然而,因為還有其他方面的捐款,所以國家民主基金會被視為私營機構。它再將資金分配給下屬的4個機構,由後者再向其他組織提供資金,進一步洗掉“國家烙印”。

  誰都不諱言,在歐洲,“急需民主化”的國家非俄羅斯莫屬,在亞洲則是中國。為此,上文提及的機構四處舉辦學術會議、研討會,進行相關培訓。

  俄羅斯各族人民友誼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教授指出:“這些機構在香港宣講純粹的美式民主,即如何構建社會,但卻罔顧國情、輕視香港乃至中國的歷史傳統。這一宣傳在我看來相當粗放、赤裸。而中國有著自己的傳統,尤其是在管理社會及龐大人口方面。不管怎樣,管理超過13億人非同尋常。而推行某些制度,無論民主制還是君主制,倘若不考慮歷史、國情,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極具破壞性。”

  華盛頓開展學生工作的主要平台之一便是香港-美國中心,其主任莫頓·霍爾布魯克曾在美國外交及情報部門供職多年。香港記者發現,此人擔任外交官30餘年,但網上能檢索到的照片卻屈指可數,其工作細節也難以找到。只知道他於冷戰巔峰時期入職,中美建交前,曾在美駐台使館工作過,1979年參與了駐北京使館的開設工作。在此次“佔中”行動爆發後,他似乎銷聲匿跡了,沒有記者能夠採訪到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