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夢提出兩周年 樸實概念贏得全民認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8 10:43:49


 
  “中國夢”為什麼這樣火

  在著名語文刊物《咬文嚼字》的語言學專家們看來,“中國夢”之所以能迅速走紅,源自于這一概念中蘊含的“清新的理念和親和的風格”,容易為廣大民眾所認同。這一簡要的構詞法,已衍生出無數的“××夢”版本,從而更適宜傳播。

  “中國夢”超越語言的,是樸素簡明、直指人心的理論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從來就不缺乏這種樸素而有力的理論。從革命戰爭時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鑄造人民解放軍軍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毛澤東對共產黨人的定位“為人民服務”,到鄧小平提出的新時期建設方針“改革開放”,每一個簡明的理論背後,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現實關切和奮鬥目標,從而成為凝聚起全黨、全軍、全民族的理論之魂。

  “中國夢”的提法,則在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基礎上,具備了更加“接地氣”的味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上接百餘年來中國人民的奮鬥歷史,下承“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而“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則凸顯出國家發展過程中對個人價值、機會均等的追求。正如習近平所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去年6月,《廣東省居民對“中國夢”概念認知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居民表示,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相關相依。

  這也是WPP報告的結論之一——“中國夢”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個人夢”與“家國夢”交織在一起的特性。

  理論要凝聚人心,首先須具備的就是這種對社會“最大公約數”的尊重和追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