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最大最長最高 中國為何偏好建設巨型工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09:46:26


資料圖片:上海迪士尼模型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中國人對極致的追求亘古不變:最大的、最高的、最長的……古代,這裡興建了全球最長的城墻,如今,人們依然保留了對規模的偏好,這不足為奇。

  俄羅斯《專家》周刊1月15日載文《惟“最”是騖的中國人》,文章說,不久前,北京著手研究鋪設全球最長的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可行性,其長度將是英吉利海峽隧道的兩倍,造價約360億美元,它將貫通北方兩大港口大連及煙台。

  在中國,造價動輒數億美元的大型基建工程不勝枚舉。全球最長、最高的大橋,最大的機場,最長的天然氣管道,以及耗資800億美元的南水北調工程等。

  數千年來,中國人對巨型工程的興趣非但從未減弱,而且大有增強之勢。尤其是如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略有減速,為刺激發展,政府更加慷慨地投資此類工程。11月,發改委批准了21個超大型基建項目的預算,總額高達1150億美元,其中包括高鐵、現代化大型機場等。 

  作為中國的經濟之都,擁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大型工程雲集:機場、火車站、地鐵、排水管道、供電系統、自來水管道等。目前,主體高度632米的該市第一高樓即上海中心大廈接近完工,其預算為24億美元。在它的東邊,迪斯尼樂園也正緊鑼密鼓地施工,明年即可開門迎客。 

  對創紀錄的追求已融入中國人的基因及血液當中,不過,目前的大興土木也是事出有因。作為應對危機的手段之一,大型項目的相繼上馬能新增數百萬個就業崗位、降低失業率、維護社會穩定。中國政府尤其看重最後一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