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朱鋒:擊破美國“炮艦外交”不能單靠軍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0 10:33:08


 
  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在自己的家門口遭到其他強權國家的軍事挑釁,更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看到自己的主權行動遭受軍事脅迫。美國在南海的“炮艦外交”越是頻繁,中國正常合理的南海島礁建設必須越堅決。美國依靠自己超強軍事實力、頻頻在南海地區祭出“炮艦外交”,只會持續南海局勢的緊張,更不利於亞太地區向往穩定、合作與繁榮的區域性期待。

  未來南海鬥爭的重點在哪裡?

  “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並不意味著南海局勢已經轉向全面軍事鬥爭。中美兩國之間的南海爭議,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重心在於外交戰、法律戰和輿論戰,而不是簡單的、情緒性的軍事戰。

  即便南海局勢嚴峻,中美兩國關係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最複雜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中“競爭”與“合作”相輔相成的這“兩個面”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南海問題上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將是長期化的。中美兩國說到底也無意於在南海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或者軍事碰撞。兩國較量的基本目標依然是在“謀勢”,而不是在“謀變”。對此,我們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中美兩國在南海的博弈越是具有長期性和戰略性,越是需要我們積極和建設性地拓展我們在南海主權爭議以及南海問題定性定義上的話語權,越是需要將中國自身的觀念與行為同國際規範和國際制度建立起更為緊密和自洽的內在聯繫,越是需要我們動情動理地告訴地區和國際社會,我們的南海島礁與相關海洋權益的主權主張,既來源於歷史,又需要一定程度上超越歷史;既來源於國際海洋法,又將有助於國際海洋法規則與實踐的豐富和發展。除了必要的防禦力量建設之外,在南海維權與維穩行動上能夠讓更多的鄰國,乃至整個世界理解和尊重中國,同樣也是打擊美國“炮艦外交”真正的利器。

  美國在南海的“炮艦外交”是美國“霸權邏輯”在南海的自然延伸。這種“霸權邏輯”遠不止於“炮艦外交”。以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案為代表的國際司法干預,則是“話語權霸權”的深刻反映。同美國霸權做鬥爭,我們需要強大的,並不僅僅是軍事力量。

  (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