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復旦發展研究院探索高校智庫建設新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6 00:33:54


 
  布點海外 國際發聲

  ——“為世界敞開一扇了解中國真正情況的窗口”

  當地時間2015年5月18日,復旦-蒙特雷科技中國拉美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墨西哥舉行。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學有關負責人發表致辭:“復旦大學不僅是我們在中國的主要合作夥伴,也是我們在世界上的主要合作夥伴。”

  第二天,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禮堂中,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對話。對話雙方,是在政治學界頗具名望的林尚立教授和美國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謝淑麗(Susan Shirk)教授。這是復旦發展論壇暨110周年校慶高端論壇的海外專場,而對話所在的復旦-加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則是“復旦大學的海外主場”。

  時任復旦-加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中方主任範麗珠看著台上對話的林謝二人,感慨萬千:“我看到了中心對美國學者帶來的影響。比如謝淑麗,她對待中國的態度是越來越友好、越來越認可的。”

  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成為國際交流的“民間大使”,這是新型智庫的另一重使命。自2012年7月起,復旦大學陸續在美洲、歐洲、拉丁美洲建設了復旦-加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復旦-歐洲中國研究中心、復旦-蒙特雷科技中國拉美研究中心。從2012年7月成立至今,復旦-加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舉行大型國際學術會議8場,學術講演31場;2014年起,中心開始舉辦學術工作坊,次年後工作坊固定為每兩周一次。設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復旦-歐洲中國研究中心則依托於復旦大學北歐中心26所大學聯盟、北歐亞洲研究所以及歐洲的亞洲研究聯盟等各類載體,拓展對中國的比較研究。

  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在困難中一步步蹚過來的。最讓範麗珠感到艱難的,是不同文化體系、不同社會制度帶來的隔閡:“不管如何擺事實講道理,某些學者都不願正視現狀,而是堅持自己誤解式的觀點。然而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所在:為世界敞開一扇了解中國真正情況的窗口。” 
聚人才 重情懷

  ——“以在這個團隊為榮,以服務專家為傲”

  從機制改革到小有收獲,短短5年間,發展研究院為復旦大學智庫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2016年1月,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年中國智庫報告》發布,復旦大學排名全國智庫綜合影響力第6位,高校智庫第3位。

  新的飛躍何以實現?首先要在“人才”這項核心因素上下功夫。

  “我們提倡‘開門辦智庫’。不僅在校內打開門,也要在校外打開門;不僅向教授打開門,還要向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打開門。”研究院咨政事務辦公室主任黃昊介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