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科學家“秘密”探討合成人類基因組引爭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5 11:18:35


 
  從成本上看,合成人類基因組正在變得可行。恩迪與佐洛思說,得益於新技術的出現,組裝基因組的成本已從2003年一個鹼基對4美元降至現在的3美分。這意味著合成人類基因組的成本從120億美元降至9000萬美元。照此趨勢下去,20年內這一價格將降至約10萬美元。

  事實上,早在2010年,美國基因組研究先驅克雷格·文特爾領導的團隊就合成了包含約100萬個鹼基對的細菌基因組,並移植到另一種細菌裡,製造出一種合成細胞。這是在世界上首次製造合成生命,當時曾引起科學界轟動。

  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生物學家傑夫·伯克是哈佛會議的另一名組織者,他帶領的研究小組在2014年成功合成了更複雜的酵母的一條染色體,把合成生物學再向前推進一步。

  那麼,如果合成人類基因組真的成為現實,它的意義何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卡梅拉·海恩斯評價說,這將推進我們對生命的了解。從技術層面說,合成人類基因組將提供疾病研究模型,醫學研究可以利用培養皿裡的合成細胞來進行,而無需來自人類志願者或動物的細胞。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克里斯·薩哈同樣認為,合成人類基因組如果成為現實,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帶來許多潛在應用,比如用來合成微生物工業用的化學與生物成分,生產用於治療癌症與組織再生等用途的人類細胞等。

  會議組織方的聲明稱,合成生物學是“應對社會在保健、農業與環境方面面臨的主要挑戰的一條途徑”,總而言之離“合成人”還很遙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