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智庫:“台獨”民意對撞 如何化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8 00:39:12


 
  問題是,即便是清醒地認識到二分法需要重新解構和重構,又當如何應對當前的兩岸困局呢?客觀認識到兩岸民意的不和諧性和台灣民意的多元性,用合適的方式重構兩岸心和平,方是兩岸當前最為重要的解套之道。在“台獨”升級版咄咄逼人之時,尋找兩岸民眾都能接受的認同符號,夯實兩岸民眾對於和平發展的心理基礎,推進兩岸對於和平發展的價值趨同,可能是最為現實的一種選項。一條可行的路徑,是借助兩岸法理層面的“一中性”資源,構建兩岸在憲制性規定層面的法理認同,從而在“無共識”情勢下實現兩岸各自政策表述的再平衡。諸多論著以及本文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已經闡釋與分析兩岸各自規定所體現的“一中性”,也曾對兩岸各自憲制性規定對於“一中性”的體現與維護進行過論證。又由於台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特有的防衛機制,使得台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和其他體現“一中性”的規定,在可見的未來難以在“國家認同”上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儘管台灣當局的政治立場隨著島內“政黨輪替”而發生變化,但如能認識到兩岸各自規定共同具備“一中性”這個特點,並能妥善運用之,兩岸未必沒有“先談起來”的機會與可能。

  蔡英文提出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過去在大陸方面的話語體系中一直是被批判的對象。但深究之,“‘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仍存在多種解釋的可能空間,“九二共識”包容空間內的“一中性”亦構成其中之一種解釋。因此,儘管立場殊途,但兩者亦有交疊部分。在此意義上,兩岸如果能夠充分挖掘其中可資“一中性”倚重的部分,事實上能夠在字裡行間為兩岸尋求一種微妙的再平衡。退一步說,儘管這種再平衡十分的微弱,但也為兩岸當前的“無共識”情勢保留了一份機會。

  當然,走出這一步也是困難重重:在島內,蔡英文推行“台獨”升級版氣勢逼人,“‘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就其政治原意而言,顯然不是為了和“九二共識”搞再平衡;在大陸,“九二共識”已經成為退無可退的底線,如何在堅持底線思維的前提下,保持足夠的政治定力,採取合適的策略去推進這種再平衡,難度顯非一般;在兩岸間,兩岸民意的直接對撞,讓“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佔據輿論主導,而此種需要建設性模糊的再平衡,是否能夠獲得足夠的民意認同?總之,兩岸在“後2016”的艱難道路可能才剛剛開始,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是兩岸的當務之急。這既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在相當程度上也需要高超的政治勇氣,打破兩岸業已形成的堅冰,重塑兩岸心和平,再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常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