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星:台灣第三勢力像大雜燴 未來待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18-02-01 00:17:58


(第二十三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現場)
 
  談及第三勢力的生存空間,他認為,這和當前兩大黨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從90年代到今天,兩大黨的政治格局一直發生著劇烈變化並且還將持續下去。“如果出現一個政黨被另一個政黨打垮了,那多餘的政治空間可能由第三勢力來填補。因此第三勢力的生存空間取決於政黨政治結構的變化”陳星談到。同時他也強調,這也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整合的過程。

  總結當前台灣第三勢力的生存方式,陳星歸納為兩種主要類型:

  一種是像“時代力量”、親民黨這樣利用政治事件凝聚起來的一股政治力量。但由此聚集的人氣具有突發性、不可控的特點,人氣如何延續成了問題的關鍵。基層動員這條老路因為資源劣勢的因素行不通。轉型才是突破口。但在陳星看來,目前親民黨的轉型基本是失敗的。

  另一種是依靠理念。比如新黨、台聯黨,他們可以依靠異於主流兩黨的理念長期存在,但要想持續擴張,必須要在社會上找到相應的空間,而這絕非易事。

  陳星坦言,台灣目前的政治制度總體上是傾向於兩黨制。但是兩黨並不一定是固定的。他列舉了英國工黨在自由黨和保守黨的鬥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事例,稱:“至少從制度結構的角度來看,第三勢力成為第三大黨存在可能性。”而針對第三勢力的整合問題,他認為“光說是沒用的,實實在在能看到的利益是最大推動力。”

  對於第三勢力未來的發展,陳星強調:“表面是政治結構的問題,實質是思維結構和思潮結構的問題。”他指出,任何一股政治勢力的長期存在背後都要有堅定理念作支撐。目前“獨”、“統”對立是台灣最主要的思潮對立。而在“統”小“獨”大、國民黨無法代表“統一”力量不斷擴大的狀況下,定會有一股新的力量來填補這塊政治市場。同時,以柯文哲為代表的不“統”不“獨”一派也值得注意。

  最後,陳星認為第三勢力目前的狀況就是大雜燴,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問題仍然有待進一步觀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