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博鰲現場:林毅夫為日本經濟痼疾開藥方!
http://www.CRNTT.com   2018-04-10 16:57:41


 
  但是林毅夫坦言,日本很難做得到,因為日本基礎設施已經非常好了,每個地方都有一個飛機場的,基本沒有什麼基礎設施可以做了。在這種狀況下,他認為,日本應該把基礎設施建設的眼光往世界去看,比如發展中國家到處有基礎設施的瓶頸,日本是一個生產資本品的高收入經濟體,如果海外有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那麼對日本產業需求就會增加很多那就會增加需求,給日本創造結構性改革的空間。

  林毅夫指出,日本是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日本它的經濟比重,國內的市場規模跟美國比較起來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跟歐洲比較起來也只有它的十分之一,跟中國比較起來也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最高精尖產業技術上的創新,尤其信息產業時代都牽扯到標準,標準跟市場規模的大小,是非常相關的。

  林毅夫認為,日本現在在高科技產業方面,跟美國、歐盟、中國競爭其實碰到一個困境,日本自己國內的市場經濟跟美國、歐盟比小多了,所以如果日本的高科技企業要像美國或者中國或者像歐洲那樣蓬勃發展,並且領先世界的話,要克服日本國內經濟規模體量不夠大的問題。怎麼來克服這個問題?林毅夫表示,應該積極的去創造東北亞自由貿易區,東北亞經濟共同體,在這個基礎之上,把東南亞跟東北亞形成一個共同經濟體。如果能夠形成這樣的一個共同體,當然東北亞共同經濟體這個體量就超過美國和歐盟了,如果把東南亞也包括進來的話,那體量就更有優勢,在這種狀況之下,日本在高科技產業的創新就能夠克服國內市場規模小的問題。
最後,林毅夫認為,方案是在這個地方,道路是在這個地方,但是有沒有這樣的政治認識和這樣的政治決心,如果有這樣的政治認識和政治決心,日本便可以走出當前的疲軟的困境,然後再恢復像二次大戰以後的蓬勃發展勃勃生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