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啟明:全職引進台灣教師教學效果良好
http://www.CRNTT.com   2018-09-06 00:17:11


 
  三、新時代擴大引進台灣全職教師的可行性與注意事項

  上述統計與分析表明,大部分受訪者對當前全職引進台灣教師的教學工作持有較高接受與認可度。約有80%受訪者認為所在學校“應該擴大引進台灣教師”,而且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台灣優秀教師,但性別不限;從年齡上看,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引進31-40歲青年教師,其次是剛剛博士畢業的優秀教師,二者合計達75%。但對於引進“什麼職稱”的台灣教師,有55.11%受訪者選擇“教授”;其次是講師、27.51%,副教授、12.21%;只有極少數人認為應引進助理教授與退休返聘。這也是未來各地在考慮和決定全職引進台灣教師時應該適當注意的問題(甚至是重要取舍與決定因素),以增強所引進人才的適應性、挑戰精神和創造性,更好增進兩岸人才交流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但此次問卷調查也表明,雖然全職引進台灣教師大多比較認真負責,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多樣,得到了許多好評與認可,仍要注意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較多運用指定教材以外的資料和多媒體技術、適當拓寬學生學習渠道與視野,與課堂教學未能緊扣教材,對重難點的把握不夠,甚至以其他資料代替教材等方面問題。又由於台灣教師書寫和語言表達與大陸不盡相同,學生接受起來存在一定困難,影響了學習與授課效果。未來還應適當加強課堂管理,在扮演好“學習引導者”和“知識灌輸者”的同時,努力扮演好“監督者”和“協調者”角色。

  不難理解,未來有條件的大陸高校可以適當擴大引進台灣教師,尤其是較為年輕、剛博士畢業的優秀人才。不僅專業基礎較扎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而且有較強適應性和挑戰精神,與學生們也能相處得更好,有利於提高和保障教學效果;同時透過兩岸文化交流與高等教育合作與碰撞,將給廣大學生帶來更為豐富多元的課堂學習體驗,拓寬學生們的國際視野與分析思考能力。台灣教師身處也要更加主動加強和深化與大陸師生的交流互動與合作,不斷強化對當地和所在學校教育文化、學風學情的了解,在教學設計和課堂講授中充分考慮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方式的適用性、有效性等方面具體問題與挑戰。至於影響全職引進台灣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需要採取的相應支持與配套策略措施等,課題組將另文發表。

  希望強調指出的是,當前台灣地區高等教育正面臨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一批優秀博士“沒有固定教職"等方面問題與挑戰,而大陸正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世界各國(或地區)優秀人才,擴大引進台灣教師將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形式與載體,值得鼓勵與實踐探索。上述相關分析和討論表明:此次問卷調查具有一定代表性,與客觀實際也比較相符,所表達信息、初步反應的問題具有一定說服力,值得重視。考慮到大陸相關院校“全職引進台灣教師”剛啟動不久,42.7%受訪者是初次接觸台籍教師,相關評價可能具有一定偶然性和片面性,建議進一步跟蹤調查、比較與訪談相關人員,尤其是要綜合考慮行政管理、學科(或專業)負責人以及廣大大陸教師等同事們的代表性意見和建議,以及各地業務管理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與真實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