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浮華浮躁影視劇的背後,是注意力經濟的興起
http://www.CRNTT.com   2020-12-14 08:41:47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8日通報,“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日前發布。針對當前我國電視劇創作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製作甚至演員不背台詞等現象,意見指出,要嚴肅創作拍攝現場紀律,遵循創作規律,形成正氣,形成劇組共識,形成輿論監督,行業自律。

  正如《意見》指出的,近年來影視劇投入成本與質量的矛盾引發關注討論。影視劇集數越來越長、不惜用天價片酬邀請流量演員,換來的卻不是優質內容湧現,而是網友的嫌棄指責。要處理好影視劇現有問題,必須探討清楚產生原因機制、對症下藥。而筆者認為,導致該類浮華浮躁影視劇的批量生產,並不只是資本或其中某一環節在起決定性影響作用,而是投資方、製作團隊、播出平台合力的結果,而誘發合力的重要原因,則是注意力經濟的興起。

  在互聯網和移動端興起以後,消費者被海量信息包圍,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而無論是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平台的貼片廣告曝光率,還是直播帶貨、粉絲經濟,這些盈利方式都建立消費者及其注意力聚集上,爭奪注意力成為各方獲取利潤的重要方式。因此,要獲取可觀的利潤,至少是收益大於成本、保證影視劇製作和宣發的順利推行,影視劇鏈條上的各方都在試圖盡可能地吸引觀眾注意力。

  對於投資方和播出平台而言,他們需要承擔影視劇製作費用或是購買影視劇成本。而流量相較於其他概念,是更為穩定、更加直觀的指標,向他們保證著高額利潤預期在後期的實現。一個演員具備高流量,通常意味著他受到大眾廣泛關注,或是其粉絲群體具有強大的貢獻意願和消費能力為之打榜投票。如此一來,即便劇情本身內容不具有較高的吸引力,流量演員的加入也能保證影視劇備受關注。但這些流量明星輾轉於各個通告,要保證完整系統的片場拍攝時間,則需要用高片酬吸引明星及其經紀公司。流量明星時間供給緊張與爭奪注意力的需求相互作用,導致演員片酬不斷抬升。

  而對於製作團隊而言,近年興起的IP經濟,為他們吸引注意力提供了新思路。IP劇是指將擁有一定粉絲數量的網絡小說、遊戲、動漫等創作改編而成的影視劇。大IP本身具有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和流量明星一樣能吸引觀眾注意、具有更高的消費者黏性,甚至能夠引發IP效應,即促進周邊產品的消費、延長整個影視劇的利潤鏈條。無論是根據小說改編的《步步驚心》《甄嬛傳》,還是單機遊戲改編的《仙劍奇俠傳》,都作為典型IP改編案例風靡全國。但引入IP需要支付知識產權方面的高成本,從而迫使影視劇總成本再次抬升。演員和IP成本方面的高消耗,迫使製作團隊壓縮服化道費用和剪輯宣發成本,甚至連劇本與拍攝畫面的質量也難以保證。劇情前後矛盾、“五毛特效”頻出,這些基本錯誤都會讓觀感變差、引來指責。

  注意力並非洪水猛獸,但“注意力唯上”絕非影視劇發展的正確道路。要防止影視劇製作過度追逐注意力經濟,不僅要推進《意見》所指出的“形成輿論監督,行業自律”,更要落實演員片酬限制規定、倒逼影視劇成本結構改進,以他律推動自律。

  來源:紅網  作者:劉奕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