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春來植樹正當時,多地開展國土綠化行動
http://www.CRNTT.com   2021-04-04 10:45:46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春光正好,在這植樹的時節,多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國土綠化行動。有的地方在沙地植樹,進行生態修復;有的地方綠化房前屋後,期待著推窗見花、開門見綠;有的地方在城市開展深度綠化,不放過邊邊角角……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4.1%。在寧夏、山東、重慶等地,記者走訪了那些揮鍬植綠忙碌的人們,記錄那些綠意背後的動人點滴。

  寧夏銀川——

  荒坡上千人植樹,沙海綠初現,栽苗、扶正、填土、踩實、澆水……

  春風輕撫,萬物復甦。清明前,寧夏回族自治區79家單位的1000餘名志願者來到銀川市興慶區沙漠休閑運動公園植樹基地,開啟2021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

  “栽植苗木時,要深挖淺栽,埋土深度在10厘米左右。”植樹現場,不時有技術指導員來回穿梭,邊示範邊講解植樹流程和注意事項。這片距黃河河面垂直高度15—30米的植樹造林地,地表覆蓋著風沙土,為半固定沙丘,只要刮風,風沙就會影響周邊地區。

  揮鍬鏟土、扶苗覆土踩實、圍堰澆水,樹苗隨運隨栽隨澆水,環環緊扣。鐵鍬一鏟一鏟落下,嫩綠的鬆樹苗漸次竪立起來,不到半日工夫,這片位於毛烏素沙地西南邊緣的黃河東岸台地便栽上了1.6萬株樹苗。寧夏雖然面積不大,卻聚多種地貌於一身:高山、盆地、黃土、丘陵、沙漠、草原……截至“十三五”時期末,寧夏共完成營造林769.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8.4%提高到15.8%。寧夏由“黃”轉“綠”,來之不易。“以前這裡全是沙地,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參與活動的志願者李岳誠指著遠方對記者說,這片區域位於黃河沿岸,地面覆蓋一層沙土,水土流失嚴重,需要選擇一些適合在沙地種植的植物。

  這些年,這裡已漸漸被植被覆蓋。“剩下的800畝地,我們計劃種植枸杞樹、文冠果和沙棘樹等易於在沙地生長的樹種。”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為進一步構築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寧夏規劃在“十四五”時期全區完成營造林600萬畝、完成草原生態修復100萬畝、完成濕地保護修復144萬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