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突破血腦屏障 納米顆粒開啟向大腦遞藥征程
http://www.CRNTT.com   2021-04-14 13:52:53


 
  “研究表明,聚合siRNA納米藥物具有良好的血液穩定性,可以通過血糖控制的Glut1介導的轉運有效地穿透血腦屏障。”薛雪介紹,為了迷惑血腦屏障的“守衛”,增加通過效率,研究團隊還增加了偽裝,把聚合siRNA納米藥物偽裝成紅細胞膜。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使用納米顆粒作為載體向大腦遞送藥物的研究頗具前景,科學家們也對納米顆粒突破血腦屏障寄予了厚望。

  距離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目前大部分納米顆粒技術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很多機制還不是特別清楚,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也被科學家質疑。比如採用金等金屬作為納米顆粒載體,短期使用可能沒有問題。但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可能需要患者長期用藥,日積月累的金元素富集在大腦中,以何種途徑從人體中代謝出來是個問題。

  近年來,天津大學常津教授團隊另辟蹊徑,利用由人體血清白蛋白做成的納米顆粒攜帶藥物,嘗試把藥物從鼻腔滴入,繞開血腦屏障“抄近路”進入大腦,為藥物治療大腦疾病找到了一條“捷徑”。

  該團隊抓住目前公認的誘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因素,即金屬離子聚集觸發的Aβ澱粉樣沉積和乙醯膽碱失衡,提出需要一種既能抑制和減少金屬離子聚集,又能同時調節乙醯膽碱失衡的聯合治療方法實現該病的治療。

  在現有藥物中,研究團隊選取了氯碘羥喹和多奈呱齊兩種藥物,把它們裝進由人血清白蛋白做成的納米顆粒。“我們研製的納米顆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該研究團隊研究人員武曉麗介紹,為了跨越鼻腔黏膜這道天然屏障靶向治療病灶,研究人員還在納米顆粒上添置了兩種特別的“小裝備”:一種是可跨越鼻黏膜的跨膜肽(TAT),它可以提高納米顆粒跨過鼻黏膜的效率;另一種是靶向制劑神經節苷脂(GM1),它可以幫助已穿過鼻黏膜的藥物快速聚集到腦內病變部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