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制度集成創新打造高水平開放新高地
http://www.CRNTT.com   2021-04-22 07:52:03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變、方向不改、力度不減。當前推進包括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內的開放新高地建設,正是中國布局高水平開放的重大舉措。3年來,海南加快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尤其是總體方案公布一年來,海南更加突出制度集成創新,對標國際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相關領域政策調整取得重要進展,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

  自由貿易港建設重在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文章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不僅強調制度創新,更強調制度的集成創新。實現“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需要的是整體性的制度創新,包括貿易、投資、金融、信息等多方面的改革創新。3年來,海南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發布制度創新案例12批116項,包括強化海南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壓縮審批時限七至八成,發布政策文件110多份。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尤其是市場主體增長迅速。數據顯示,3年間海南新增市場主體76.3萬戶,超出過去30年的總和;實際利用外資連續3年翻番,累計達52.7億美元,超出過去30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量的一半。從這幾年的實踐看,一些制度創新上的互動,放大了單個制度創新的效果,形成了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動力。

  以制度集成創新加快打造一流發展環境

  文章表示,近期,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頭文件不斷出台,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多部門聯合出台的《關於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准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這些政策,相當一部分是為海南量身打造的。無論是在市場准入還是在金融開放等方面,海南的政策空間明顯加大,各方資本和人才高度關注,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注入重要動力。

  從海南在全國高水平開放中承擔的戰略角色看,海南還需要加快對標國際高水平開放形態。在這方面空間還相當大。對於一個島嶼經濟來說,要吸引高端要素集聚,關鍵是發展環境。這個發展環境不僅包括營商環境,還包括以公共服務為重點的社會環境,以行政效能為重點的治理環境,以基礎設施為重點的硬件環境,以青山綠水為標誌的生態環境,以產業集群、產業鏈式發展為重點的產業環境。對於市場主體來說,任何一個環境方面的短板都將加大企業的成本。

  海南強調制度集成創新,就是要通過營商環境、社會環境、治理環境、硬件環境、生態環境、產業環境等領域整體性的制度創新,打造一流發展環境,釋放海南發展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海南要通過這個制度集成創新,對標國際,形成高水平開放的先行先試。

  由此,海南不僅要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著力做好規定動作,也要在治理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做好自選動作,更要在產業生態環境上做好創新動作。比如,在治理環境上,要從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的要求出發,從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導向出發,加快行政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在社會環境上,要抓住海南自由貿易港擁有近千萬居民的現實,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城鄉居民以及在海南休閑旅遊度假的遊客有實際的獲得感。這些都需要以制度創新來予以保障。

  服務國家大局,著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進程

  文章認為,當今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國際經貿規則正處於重構的關鍵時期。RCEP簽署後,中國提出“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更具重要性,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進程更具迫切性。

  比如,加快探索監管制度變革。“放得開、管得住”,對標CPTPP,需要加快探索監管一致性制度安排。又如,充分利用科技,發揮區塊鏈在資金自由流動及其監管中的重要作用。再如,加快優化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各級政府的行政效能、服務水準、專業能力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市場主體和城鄉居民需求,加快全方位領域的制度創新,為自由貿易港建設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和體制保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