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馬帝國“一國多制”與中國“一國兩制”的比較和借鑒
http://www.CRNTT.com   2021-07-31 00:29:39


 
  綜上,羅馬帝國“一國多制”與中國“一國兩制”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差異。首先,“一國多制”是基於“人定”而確立,“一國兩制”則是基於“法定”而確立,這乃是兩者之間的本質差異;其次,“一國多制”之下不存在單獨的“法域”,而“一國兩制”之下存在單獨的“法域”。在認清這兩者區別的同時,也應認識到羅馬帝國“一國多制”所蘊含的巨大價值。羅馬帝國“一國多制”時期不僅有“統一而多元”的法律制度,也有應對多種法律制度并行下法律衝突的有效措施,這給“一國多制”在羅馬帝國的長久實施提供了法律支撑,并提高了羅馬帝國的凝聚力和羅馬法的權威性。可以說,羅馬帝國“一國多制”為中國“一國兩制”提供了法律史上的範例,而學習前者,對保持中國法律制度的“統一而多元”,以及制定針對“一國兩制”之下法律衝突的法律法規,對中國“一國兩制”的穩步實施大有裨益。

  注釋:

  〔1〕參見【意】弗朗切斯科·德·馬爾蒂諾著,薛軍譯:《羅馬政制史》(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 11-13頁。

  〔2〕See A. H. M. Jones, Rome and the Provincial Cities, The Legal History Review, Vol.39, No.4, 1971, p.513.

  〔3〕See Remus Valsan, Fides, Bona Fides, and Bonus Vir,Journal of Law, Religion and State, Vol.5, No.1, 2017, p.52.

  〔4〕See Fellmeth A X, Horwitz M., Guide to Latin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109.

  〔5〕See Justinian, Digest, English edited by Alan Wats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5, 48. 14.1.

  〔6〕參見【意】朱塞佩·格羅索著,黃風譯:《羅馬法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第246頁。

  〔7〕See Aylward M.Blackman, Gods, Priests and Men: Study in the Religion of Pharaonic Egypt,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Ltd., 1998, pp.255-325.

  〔8〕See David S. Potter, A Companion to the Roman Empire,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pp.63-66.

  〔9〕See Andrade, N., The Syrian ethnos’ Greek cities, in Syrian Identity in the Greco-Roman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125-147.

  〔10〕See Gaius' Institutes of Roman Law: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 Online Library of Liberty: ttps://oll.libertyfund.org/pages/gaius-institutes-of-roman-lawan-historical-introduction. 最後訪問時間:2020年9 月 20日。

  〔11〕See Ari Z. Bryen, Judging Empire: Courts and Culture in Rome's Eastern Provinces,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30, 2012, p.790; Tesse Rajak, Was There a Roman Charter for the Jews?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74, 1984, pp.107-123.

  〔12〕See Andrew Lintott, Imperium Romanum: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3, pp.16-46.

  〔13〕See Kimberley Czajkowski, Benedikt Eckhardt, Law, Status and Agency in the Roman Provinces, Past & Present, Vol.241, No.1, 2018, p.8.

  〔14〕See Bobbink, R., Q. Mauer, Antichres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assical Roman Law and the Contractual Praxis from Roman Egypt, The Legal History Review, Vol.87, No.4, 2019, pp.381-383.

  〔15〕See José Luis Alonso, The Status of Peregrine Law in Roman Egypt: Customary Law’ and Legal Pluralism in the Roman Empire, in 2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apyrology, The Journal of Juristic Papyrology, Vol.xliii, 2013, pp.386-387.

  〔16〕 參見【意】馬里奧·塔拉曼卡主編,周傑譯:《羅馬法史綱》(第二版)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535頁。

  〔17〕See Riggsby, A., Law in the Provinces, in Roman Law and the Legal World of the Roma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221-222.

  〔18〕參見李家泉:《“一國兩制”的提出及在港澳的成功實踐》,載《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第35-37頁。

  〔19〕參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470頁。

  〔20〕參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頁。

  〔21〕參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222頁。

  〔22〕參見文正邦:《關於“一國兩制”的法哲學思考》,載《現代法學》1997年第3期,第52頁。

  〔23〕參見韓德培:《論我國的區際法律衝突問題——我國國際私法研究中的一個新課題》,載《中國法學》1988年第6期,第3-10頁。

  〔24〕焦洪昌、楊敬之:《中央與特別行政區關係中的授權》,載《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第15-20頁。

  〔25〕參見李廣輝:《試論我國“一國兩制”下的區際法律衝突》,載《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6期,第74-76頁。

  〔26〕See Kevin Butcher, Rome Syria and the Near East, Part II: Organizing Space and Time,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3, p.79.

  〔27〕See Alan K. Bowman,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ume X, The Augustan Empire, 43BC-AD6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414-780.

  〔28〕See John D. Grainger, Syrian Influences in the Roman Empire to AD 300, Routledge, 2018, p.9.

  〔29〕參見許崇德:《“一國兩制”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載《法學》2008年第12期,第3-5頁。

  〔30〕參見廉希聖:《“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載《政法論壇》1997年第3期,第2-8頁。

  〔31〕習近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頁。

  〔32〕參見《新華每日電訊》,2020年5月25日第013版。

  〔33〕參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載《人民日報》2014年6月11日第013版。

  〔34〕參見黃進:《論憲法與區際法律衝突》,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3期,第54-58頁。

  〔35〕See Clifford Ando, Legal Pluralism in Practice,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oman Law and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p.291.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0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37〕參見趙秉志、赫興旺:《中國內地與港澳特別行政區的刑事司法協助問題研究》,載《法學家》1995年第2期,第47-56頁。

  〔38〕 參見魏振瀛、王小能:《中國內地與香港代理法比較研究》,載《中外法學》1998年第2期,第99-108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7月號,總第28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