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萬喆:在疲弱復甦中應對失衡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10:25:10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據光明日報社評,2021年,全球經濟以復甦為主旋律,各主要經濟體經濟發展逐步回歸正軌,但疫情持續反覆仍是經濟復甦進程中的最大不確定因素,特別是在全球經濟預期不斷上調的背景下,復甦不充分、不均衡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將直接制約未來的復甦節奏與效果。總體而言,世界經濟似乎在黎明前夕,但黑暗還有多久,猶未可知。

  整體而言,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但分化巨大,不平衡因素積聚,復甦的脆弱性極其明顯。

  從疫情防控情況看,分化極其明顯。當中國正致力於“動態清零”並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健康的時候,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所謂的“群體免疫”仍大有市場。然而,隨著最新病毒變種“奧密克戎”的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傳播態勢依舊沒有降低的跡象。年初被寄予厚望的各種疫苗,其針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的作用幾何仍在評估之中。

  與此同時,全球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免疫鴻溝”,即全球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疫苗接種率與確診病例數量、醫院病床數量等一樣,正呈現兩極分化。一些低收入國家疫苗接種率不到1%,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即使民眾接種意願不高,其社會總體接種率也超過了六成。免疫覆蓋不足的區域為新病毒變種的傳播提供了條件,並將加劇該區域的防疫壓力。

  美歐等西方國家9月份曾承諾,在2021年年底前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為92個最貧窮國家的40%成年人口提供疫苗。但截至11月25日,美國只交付了其承諾的25%的疫苗。根據英國艾爾菲尼蒂數據分析公司的數據,歐盟只提供了其承諾的19%,英國11%,加拿大只有5%,澳大利亞18%,瑞士12%。

  從財政政策情況看,分化極其明顯。在疫情期間,中國等少數國家和地區採取了較為克制的貨幣財政政策,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則在貨幣放水和財政“撒錢”上做到了歷史極致,並在經濟復甦的狀態下仍然堅持“通脹是暫時的”言論,從而將全球通脹率推上了高位。11月美國CPI已經是39年來最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