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綠色冬奧”描繪發展新圖景
http://www.CRNTT.com   2022-02-19 09:17:00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公交車停在氫氣壓縮機橇櫃前,通過形似輸油管的加氫槍將機橇和公交車連接,僅僅15分鐘,公交車即可完成氫能補給,續航可達406公里,在零下10攝氏度的氣溫下平穩運行……日前,河北張家口市創壩加氫站負責人向前來採訪的中外記者展示了一輛“冬奧同款”氫燃料車如何迅速完成能源補給。

  本屆冬奧會上,一大批氫燃料車承擔了賽區的交通和物流保障任務。在張家口賽區,357台氫燃料大巴車、50台氫燃料中巴車每日穿梭往返,負責涉奧人員在冬奧村和場館間的接駁。

  日本廣播協會記者卷田直紀詳細詢問氫燃料車為張家口賽區提供運輸保障的情況:“一次加氫後車可以行駛多少公里?”“在張家口賽區有多少輛氫燃料車投入使用?”……他表示,他準備就“綠色冬奧”做一個深度報道。

  除氫能發電外,張家口的風光電能也為北京冬奧會提供重要能源保障。張家口市張北縣的山區,一架架風機的葉輪不停旋轉。風機不遠處,一排排深藍色光伏板整齊排開,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這種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模式,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於一體,通過電網輸送至上層調配中心,為北京冬奧會3個賽區的運轉供應電力。卷田直紀用相機鏡頭記錄下“綠色冬奧”的張家口風景,認真了解不同發電模式產出能源轉化為相同標準電能的技術規範。

  北京冬奧會上綠色能源的廣泛運用,吸引了眾多外媒關注。彭博社報道,氫燃料車充能迅速,適用於張家口等平均氣溫較低的地區。在本屆冬奧會上使用的氫燃料車呈現了新的發展圖景。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北京冬奧會充分展現了中國在氫能生產、儲存和運輸等全供應鏈條上的潛力。《自然》雜誌評論,北京冬奧會全面的新能源運用展現了更廣泛碳中和實現的可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