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進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
http://www.CRNTT.com   2022-03-27 08:14:53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必須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長效治理,推動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取得實效,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穩產保供的基礎更加堅實。但從中長期看,國內糧食供求仍將處於緊平衡態勢,糧食增產難度越來越大,節約糧食、減少損失相當於增加產量,有利於提高糧食供給能力。同時,糧食損失浪費問題不容忽視。推進節糧減損意義重大、迫在眉睫,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增產與減損並行,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糧田”,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節糧減損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鏈條長、範圍廣、環節多,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施策,促進糧食“產購儲加消”全產業鏈節約減損協同聯動。

  節糧減損等於增產,要加強生產環節源頭管控,把住糧食減損第一道關口。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採取有力舉措,引導農戶使用精量播種、機收減損技術,盡可能減少播種、收獲環節糧食損失。積極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糧食流通對生產的引導作用,倒逼種糧農戶主動對接市場,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

  糧食產後環節的損失浪費嚴重,亟須引起高度重視。2017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成了5400多個專業化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為廣大種糧農民提供清理、乾燥、儲存、加工、銷售等服務,促進糧食提檔升級,幫助農戶減損增收。繼續實施農戶科學儲糧項目,有效降低農戶儲糧損失率。

  儲藏運輸環節拋撒、遺漏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糧食損失浪費,需要緊盯不放、加強治理。近年來,通過廣泛應用糧食倉儲“四合一”儲糧技術,推廣糧食“四散化”運輸和應用氣調儲糧、低溫儲糧等技術,儲備糧庫儲藏周期糧食綜合損失率降至1%以內。“十四五”時期,要加快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推動糧食精細化儲藏保管,提升倉房保質保鮮儲存能力和機械化、自動化進出倉技術水平,促進“優糧優儲”,減少損失損耗。完善運輸基礎設施和裝備,打通農村糧食物流服務通道,確保運輸更加順暢便捷。

  糧食過度加工造成的損失浪費不容忽視。要全面倡導適度加工、合理加工,提高糧油加工轉化率,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損失和消耗。推進面粉加工設備智能化改造,鼓勵應用柔性大米加工設備,引導油脂油料適度加工。加強糧食資源綜合利用,延伸糧油產業鏈條,力爭做到“吃幹榨盡”。

  遏制消費環節損失浪費。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牢記“豐年不忘災年”,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傳承“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習慣蔚然成風。

  推進節糧減損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從科技、標準、法治等方面強化保障,確保常態長效、久久為功。加快推進《糧食安全保障法》進程,做到依法管糧治糧節糧。加大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力度,推動節糧減損取得實效。加快建立符合節糧減損要求的糧食全產業鏈標準,完善適度加工標準,強化綠色倉儲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快建立全穀物標準體系,加強新型糧機裝備等國家標準的制修訂,通過標準引導降低糧食損耗。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聚焦關鍵節點,強化糧食生產技術支持,推進儲運減損關鍵技術提質升級,提升糧食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水平,給節糧減損插上科技的翅膀。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賈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