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反對借防疫攻擊中國的“西式話術”
http://www.CRNTT.com   2022-03-29 11:30:34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新冠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西方一些人借防疫又發起新一輪對華輿論攻勢,其實質是詆毀中國政治體制。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利用其在國際輿論場上積累的話語權優勢搞意識形態輸出,並逐漸形成體系化的操弄手法和一套價值觀扭曲的“西式話術”。對中國的攻擊正是套用了這種“話術”。比如,在某些西方“專家”看來,儘管近日“每天仍有1200名美國人死於疫情”,但放開防疫措施“有好處”。如此論調背後隱藏著政治目的。

  中國作為14億多人口大國,當前務必守住疫情防線,這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也是對國際抗疫的最大貢獻。

  首先,中國防疫政策基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動態清零”政策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從整體人口水平來看,中國新冠死亡病例數、住院病例數均遠低於全球平均值。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研究項目統計顯示,疫情暴發至今,全球僅有包括中國在內的兩個國家每10萬人口新冠死亡病例數少於1人。隨著疫苗覆蓋率逐漸提高,藥物研發不斷進步,從較長時間段來看,新冠死亡率呈下降趨勢。堅持“動態清零”為中國贏得寶貴的時間窗口,保護中國人民免受疾病的危害,將使中國能以極低的死亡病例數度過新冠大流行期。

  第二,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才能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動態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盡快把疫情控制住,其目標是通過快速精准的全鏈條防控措施,實現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近期,高傳染性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疫情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指數級上升,中國“外防輸入”的壓力持續增加。3月以來,中國感染人數反彈,疫情波及範圍擴大,面臨複雜嚴峻的防控形勢,不能有絲毫鬆懈和麻痹。

  第三,“動態清零”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之間取得最大限度平衡。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中國還與國際社會開展全方位抗疫合作,僅在疫苗合作方面,迄今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1億劑新冠疫苗,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外媒評論,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避免了本國出現大量死亡病例,並確保從蘋果手機、特斯拉電動車到化肥和汽車零部件等眾多商品繼續流向世界其他地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