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鍵:處理中美關係的關鍵是消除信任赤字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00:14:53


  

  那麼,當前中美關係的問題究竟出在何處呢?胡鍵表示,正如一些專家所說,當前中美關係困惑的直接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但如果回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美關係發展歷程,似乎又有一種“歷史的必然性”:從炸毀中國駐南大使館到南海撞機事件,從中美紡織品貿易和知識產權爭端到特朗普發起的對華貿易戰,從“歷史終結論”“文明衝突論”到“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傲慢論”“致命中國論”等。這一切都表明中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甚至可能的確如米爾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所預測的那樣,“中國最終成為潛在霸權國”,“中國會強烈渴望成為真正的霸權國,而所有的對手包括美國,將包圍中國防止其擴張”。兩個巨人之間一定會爆發衝突,中國也必然將走上“非和平崛起”之路。

  中美學術界普遍認為,中美之間的矛盾源於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差異,是無法克服的。尤其是在當前中美關係處於困境之時,學術界往往都會從上述的差異性去探究原因,而且也很容易找到證據以證實上述觀點。然而,對任何問題的研究都離不開對歷史的回溯。胡鍵指出,從中美關係的歷史來看,似乎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差異並沒有導致中美之間的不合作,相反在中美尚未建立外交關係的時候,雙方表示出強烈的合作欲望,且為尋求合作進行了艱苦的努力。因此,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以後,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客人時就中美關係提出了四點重要意見,他還指出,“中美關係不但不要停滯,而且要發展”。可以看到,中美正是在承認上述差異的前提下謀求合作,並最終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長期以來,中美之間也的確是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建立信任和推進合作的。

  胡鍵表示,過於強調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差異,雙方將無法消弭分歧,也就無法“填平”信任赤字。假若雙方都鐵定要“脫鈎”,或全面走向所謂的“新冷戰”,那麼雙方就會更加強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差異與分歧。但是,如果雙方內心都覺得對方是合作的夥伴或者是競爭性的合作夥伴,只是暫時無法尋找理由妥協,那麼各自的智囊就應該挖掘雙方過去的“深厚感情”。因為,曾經共同的經歷與歷史上的友好合作,也會在某種環境下重塑彼此之間的信任,並最終幫助彼此消除信任赤字,走出信任危機。

  最後,胡鍵說:“縱觀歷史,大國興衰的關鍵在於其內部,內部發展戰略、實力平衡、對外戰略認知等都非常重要。如果大國無法解決自身內部的這些問題,即便沒有外部力量干預,它也難逃衰亡的命運。因此,任何大國都事實上面臨著‘杜牧陷阱’,即內部問題,只要解決好內部問題,任何國家都可以屹立於國際社會,‘任爾東西南北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