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十四五”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09:54:17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應急部、能源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要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高端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

  專家認為,《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本質安全和清潔生產水平,將加速石化化工行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我國由石化化工大國向強國邁進。

  具體來看,細分目標集中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加快創新發展,到2025年,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5%以上。突破20項以上關鍵共性技術和40項以上關鍵新產品。

  二是調整產業結構,大宗化工產品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乙烯當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達75%以上。

  三是優化產業布局,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任務全面完成,形成70個左右具有競爭優勢的化工園區。到2025年,化工園區產值占行業總產值70%以上。

  四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石化、煤化工等重點領域企業主要生產裝置自控率95%以上,建成30個左右智能製造示範工廠、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範園區。

  五是堅守綠色安全,大宗產品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明顯下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是石化化工大國,但行業創新能力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綠色安全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十四五”時期,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將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模式正在從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產能建設轉向以“精耕細作”為主的精細化、專用化、系列化細分市場拓展滲透。

  當前,安全環保已成為業界堅守的從業生存底線和發展基本要求。同時,以綠色循環低碳為基本特征的化工園區逐步成為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騰挪發展的主要載體。

  聚焦創新發展、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安全發展等6個重點難點,《意見》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其中,在提升創新發展水平方面,《意見》提出完善創新機制、攻克核心技術、實施“三品”行動等措施,將加快重要裝備及零部件製造技術攻關,開發推廣先進感知技術以及過程控制軟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等控制技術,增強創新發展動力。

  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意見》強化分類施策,科學調控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傳統化工行業產業規模,有序推進煉化項目“降油增化”,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同時,優化烯烴、芳烴原料結構,加快煤制化學品、煤制油氣向高附加值產品延伸,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在加快綠色低碳方面,《意見》強調發揮碳固定碳消納優勢,有序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推進煉化、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產業耦合以及二氧化碳規模化捕集、封存、驅油和制化學品等示範。同時,發展清潔生產,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製造體系,並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