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16:04:57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透視銀行資金流向,可以感受我國經濟脈動。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公布了2021年經營業績。過去一年,大型商業銀行在信貸投放上有哪些特點?今年如何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記者進行了採訪。

  貸款投放力度大,減費讓利效果實

  在重慶市銅梁區的一處自動化生產車間內,一件件汽車配件製品順著流水線被運出、分裝、打包……得益於便捷高效的融資方案,重慶會通科技有限公司有了充足的資金添置設備,還對生產線進行了擴建,保證訂單按時交付。

  “為滿足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提款次數多、單筆金額小的用款需求,銀行及時提供了5000萬元授信額度,企業可以隨借隨還,非常方便。”交通銀行重慶璧山支行行長李靜說。

  今天的信貸投放,關係著明天的經濟發展。2021年,工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新增2.12萬億元;農行新增貸款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建行發放貸款和墊款較上年增加1.94萬億元……大型商業銀行貸款投放力度持續加大,“頭雁”效應得到較好發揮。

  近年來,銀行業落實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措施,積極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說:“一是降利率,工行新發放公司貸款和普惠貸款平均利率在上年下降的基礎上,去年進一步下降15個和18個基點。二是減費用,目前工行的免費服務項目已由109項增至149項,並主動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免除、下調服務收費。三是延本息,繼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辦理貸款延本延息,幫助其減輕財務負擔。”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鬆表示,當前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面臨一定困難,農行有責任也有能力施以援手,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嚴格落實國家減費讓利措施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商業可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