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青年,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2-05-03 19:53:08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  一

  時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今年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廣大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趕赴湖北,支援武漢。在這些最美逆行者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的青年。他們剛走出校園,便披上“戰袍”,毅然走向抗疫戰場。

  2022年,運動健兒馳騁冬奧會賽場:蘇翊鳴、穀愛凌、高亭宇、任子威……青年運動員不斷刷新著中國乃至世界的比賽紀錄。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更是廣大青年成就夢想的時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自信昂揚,努力拼搏,踔厲奮發,勇毅前進。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時代風采,全世界為之矚目。

  習近平總書記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喝彩:“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熱情關懷青年、充分信任青年,對青年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推動我國青年發展事業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歷史性成就。

  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今年4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關於青年的白皮書,刻畫了當代青年的狀況,刻畫了新時代青年發展取得的成就。廣大青年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面對時代召喚,面對黨和人民的期盼,新時代中國青年必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永不停滯的前進姿態,在接續奮鬥中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為現實。

  二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感動了無數中國青年,也影響了無數中國青年。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這個生動比喻,勉勵青年要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我為什麼要對青年講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問題?是因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

  中國青年主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從英雄模範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精神風範。

  每年清明時節,在浙江杭州東北郊的安賢陵園裡,王偉烈士的銅像前,都會擺滿鮮花。這幾年,鮮花旁邊,還多了國產航母、殲-20戰機的模型……眾多青年人來到他的雕像前,獻花、靜默、肅立、緬懷。

  中國青年,用這種方式銘記英雄。

  對廣大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

  中國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

  理想信念的傳承,有跨越時空的力量。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2000年,河北保定學院的15名畢業生毅然放棄多家用人單位的錄用及繼續深造的機會,選擇到新疆且末縣中學任教並落戶當地。他們帶動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截至目前,已經有兩百餘名河北保定學院的畢業生,來到新疆、西藏、貴州、重慶、四川等地的基層工作,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在雪域高原之上、在渝西的莽莽大山裡、在貴州偏遠的村莊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2020年有關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衷認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信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青年,深切感受到“中國速度”“中國奇跡”“中國之治”,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進一步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

  理想信念,是引領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指路明燈!

  三

  一句“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讓無數人淚眼模糊。

  18歲的年輕戰士陳祥榕生前寫下這句話,他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2021年2月,4名解放軍官兵在邊境犧牲全過程首次披露,人們第一次知道了他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故事,也記住了他們的名字——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

  班長孫濤記得,他曾經問過陳祥榕:“你一個00後的新兵,口號怎麼這麼‘大’?”

  “班長,這跟年齡沒關係,我就是這麼想的,也會這麼做的。”陳祥榕堅定地回答。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這句話,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