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能源保供穩價尚需細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5-08 08:19:13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要立足中國國情,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抓住重點,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促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這些重要表述,對進一步提升中國能源保障能力,優化能源安全可靠穩定供應,優化能源保供穩價指明了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劉滿平文章表示,不難發現,與2021年相比,今年中國能源“保供穩價”依舊面臨一定的挑戰。一方面,面對俄烏衝突、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在全球能源市場,化石能源投資增速放緩、產能擴張受限,價格持續上漲,國際能源市場貿易風險存在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或將進一步上升。與此同時,國內能源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工業企業利潤受到影響,能源價格向下游疏導遭遇一定的阻礙。對煤電企業而言,一季度電煤價格漲幅高於售電價格漲幅,部分企業亟需解決現金流的流動性問題。對煤炭企業來說,部分煤炭企業增產的積極性有待提升,一些中長期合同履約率亟待提高。

  不過也要看到,過去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能源供需形勢,中國在較短時間內扭轉了局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局面。今年以來,能源生產保持總體穩定。一季度煤油氣電等主要能源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可見,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有辦法保障國內能源的安全可靠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文章提出,進一步做好中國能源保供穩價工作,須多措並舉,妥善施策。

  其一,努力增加產能,夯實能源生產基礎。要發揮煤炭“壓艙石”作用,加強考核力度,在保障煤炭主產區安全生產前提下,要督促其積極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釋放先進產能。大幅增加油氣勘探開發投入,優化生產作業措施,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統籌增加各類發電。

  其二,著力增強能源儲備,提升抗風險水平。應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儲氣設施,推動全國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達到3億千瓦以上,引導重點能源生產企業和能源大用戶加強社會責任儲備,進一步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其三,推動能源進口多元化,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應加快推進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D線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中俄東線天然氣進口規模穩步增長,推動遠東線管道開工建設,依托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適時開展中蒙俄天然氣管道建設談判。繼續鞏固和加強同第三世界能源生產國家和地區的密切合作,積極推動全產業鏈合作,不斷推動能源的多角度合作。

  其四,穩步推進能源轉型,避免化石能源價格的波動。在保證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著力統籌好能源轉型和能源禀賦關係,堅持在保證生產力的前提下減碳去煤,保持電力供應保障能力,穩妥推動高碳能源企業的發展,適度把握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投資,引導化石能源價格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其五,進一步細化穩定能源價格的相關工作。應全力保障運輸通道暢通,提高能源物資流通效率,降低中間流通成本。充分發揮能源中長期合同的作用,對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用煤、用電、用氣,實現中長期合同全覆蓋。牢牢抓住煤價這個能源“保供穩價”的關鍵性要素,落實好煤炭市場價格監測制度和生產流通成本調查制度,全面及時準確掌握煤炭生產企業和產業鏈各環節價格、成本變化,引導煤炭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讓電力價格更加合理地反映供需和成本變化。要強化能源市場監管,嚴防資本投機炒作,從而合理有效控制能源價格的非理性波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