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漢諾威工博會探索可持續化工業
http://www.CRNTT.com   2022-05-31 21:53:01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受新冠疫情影響中斷兩年線下活動後,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29日晚重新在德國北部下薩克森州首府漢諾威開幕。今年的博覽會以“工業轉型”為主題,探索人類工業如何走向更加低碳環保的可持續化發展道路。

  30日,博覽會展廳裡展出的許多生產設備、解決方案等都聚焦“可持續化”理念。參展企業希望以更高效的技術、更低碳的路線、更健康的概念來吸引合作夥伴,共同實現各領域的工業轉型。

  德國自動化領域知名廠商費斯托公司展出重點之一是其新研發的生物質培養設備。該設備通過數字化技術控制藻類生長環境,可以大規模培養藻類,並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高效吸收二氧化碳,而藻類的代謝產物可用於藥品、食品、塑料和化妝品等的生產。據介紹,該設備可取代以石油為原料的生產流程,並且以這種方式生產的塑料等最終產品通常可以生物降解,幫助實現整個工業流程的碳中和。

  企業對可持續性越來越重視,“這不再只是一個趨勢,而已經成為必然”,費斯托公司可持續性領域負責人克里斯蒂安·厄斯特勒告訴新華社記者,“數字化和可持續性兩者缺一不可,數字化是支撐未來需求的關鍵技術”。

  除了運用數字化技術的生態友好型產業,能源結構轉型也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備受關注。德國總理朔爾茨29日晚在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明智之舉,在經濟層面也是正確選擇。

  德國正在尋求新的能源生產方式,以助推其實現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氫能源是德國政府積極考慮的選項之一。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備氫氣,整個過程不僅不會產生污染物,還可以大幅降低能源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綠色氫能被認為是非常有前景的清潔能源選項。

  德國能源解決方案企業GP焦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奧韋·彼得森表示,在能源設施中集成制備氫能的設備,可以在中長期提供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綠色氫能。

  在30日的展會現場,一架使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的飛機模型吸引不少與會者駐足觀看。這架4座飛機由致力於開發低排放航空技術的德國企業阿普斯公司研發,預計可續航800公里。

  據阿普斯公司工程師拉爾夫·舍爾哈澤介紹,這架飛機用機翼內部空間儲存氫氣,並使用氫氣為機頭位置的電池提供燃料,從而產生電能為機翼上的電動機提供動力。該機型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投入使用。

  舍爾哈澤表示,越來越多的公司關注氫能領域,並將這一市場視作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認為這就是未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