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抒寫多彩民族的動人詩篇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11:39:06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貴陽市南明河畔,一座別具特色的三叉弧形建築巍然挺立。建築整體造型像侗族鼓樓,6個面呈“山”字形,每面都有用於分隔樓層的橫條,遠望好似山坡上的梯田。這便是貴州省民族博物館。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2009年建成并向社會免費開放,以收藏中國西南各民族特別是貴州18個世居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實物資料為主,藏品類別涵蓋傳統服飾、銀飾、面具、生產生活用品、民族文獻古籍等,現有館藏文物1.7萬多件(套),民族圖書、文獻6萬餘册。

  多個民族相聚貴州

  貴州是中國古代民族交匯的大走廊。歷史上,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從不同方向進入貴州,逐漸形成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佘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滿族、羌族等18個世居民族。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基本陳列“記憶與傳承——貴州世居民族歷史文化展”由“千年之行”和“大美不言”兩部分組成,“千年之行”系統展示了貴州18個世居民族的歷史、分布和特色文化。

  進入序廳,兩側墻上的畫引人注目。高山起伏,雲霧裊裊,山間有不少人,或耕田勞作,或策馬奔騰。走近看,還有海馬、貴州龍、銅車馬等圖案點綴其間。“這些圖案元素體現了貴州的地質特點、考古發現、少數民族傳說等。遠古時期,貴州地區曾是海洋,後經地殼運動演變為陸地,有很多山地和丘陵。”貴州省民族博物館講解員李姝爰介紹。

  貴州是中國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苗族又是貴州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其族人遍布全省。走進苗族展區,互動電子屏上顯示了苗族5次大遷徙的時間、路綫,展櫃裡陳列著從各地征集而來的苗族服飾、銀飾、木鼓等。一件華麗的百鳥衣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貴州榕江地區苗族男子參加牯藏節等隆重祭祖典禮時所穿戴的盛裝。衣服周身綺麗的鳥紋圖案反映了苗族鳥崇拜的觀念,寄寓了民族興旺繁衍的願望。

  在布依族展區,靠墻懸掛著3面銅鼓,用手輕敲,響起低沉而悠長的鼓聲,仿佛置身於布依族神聖的儀式現場。銅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擊樂器,配以被稱為“十二調式”的傳統曲牌,常用於慶典、祭祀等儀式中。布依族銅鼓十二調通過一代代口傳心授沿襲下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