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運用科學思維方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08:37:46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推進新時代偉大實踐,離不開科學思維的有力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於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幹”“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黨全面提高執政本領、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方法論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必須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切實增強推動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肩負起新時代光榮使命必須善於運用科學思維
  
  深刻把握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指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應時而變。
  
  運用科學思維是我們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好傳統。思維方法正確與否、科學與否,直接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分析和判斷,決定著實踐活動的成效。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就是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統一,用聯繫的和發展的觀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他要求“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作為“望遠鏡”和“顯微鏡”,贏得革命事業的成功。回顧百年黨史,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指導,才成功戰勝一次次困難挑戰,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可以說,重視以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指導,分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是我們黨在不同時期形成的寶貴經驗。
  
  運用科學思維是研判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金鑰匙”。形勢越復雜、任務越艱巨、工作越困難,越需要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這迫切需要領導幹部堅持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透過紛繁復雜的世界變局的表象,深入洞察和準確把握大變局之下的趨勢與規律。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這就迫切需要領導幹部善於運用科學思維方法,以全面辯證長遠眼光看待我國發展、以統籌兼顧方法協同推進偉大事業、以開拓創新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高度歷史自覺勇於擔當歷史使命、以頑強鬥爭精神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本領能力。
  
  運用科學思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真本領。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當前,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迫切要求我們以科學思維方法為指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運用科學思維分析問題指導工作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在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的大背景下,我們更需要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觀察分析錯綜復雜的形勢,正確應對處理各類風險和困難。
  
  運用科學思維精準研判經濟形勢。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同時,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離不開對經濟風險的精準研判,離不開科學思維的統籌指引。要善於運用戰略思維,既對當前經濟形勢加以精準研判,正視和解決好困難壓力,還要從較長周期認識中國經濟的內在規律和大趨勢,把握中國經濟的潛力、韌性、底氣、後勁,從而保持戰略定力。要善於運用辯證思維,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著力穩就業穩物價,切實保障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運用科學思維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全黨全社會文化自信明顯增強。與此同時要看到的是,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要善於運用戰略思維,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認識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性,把握世界範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就意識形態領域許多方向性、戰略性問題作出部署。要善於運用創新思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傳播好中國聲音,運用創新思維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