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劉鳴:中日韓三國應重啟領導人峰會應對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2-11-10 00:18:26


 
  目前台海現狀變化,不在於中國大陸的軍事施壓在先,而在於民進黨執政後否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追求所謂“中華民國台灣”的實際獨立在先;是美國違反三個公報的原則,加大軍事上支援台灣,政治上突破高層官方交流與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在先。也包括近8年以來,美國加大對台灣海峽進行定期的挑釁性軍事巡航。俄烏戰爭後,美國加大渲染所謂“武統”緊張氣氛,借機宣佈進行武力干預,完全是戰略臆想,已經在外交上侵犯中國的主權,攪亂了國際輿論與政界的政治判斷力。和平解決統一問題,仍然是中國大陸確定的基本方針。不承諾放棄武力,是針對台獨分子與外國干預的最後手段。所以,希望日韓學界同仁能夠充分理解這一點,不要跟著美日政客渲染沒有根據的“判斷”。

  尹錫悅擔任總統後,韓國外交戰略或外交重心有很大的變化,擴大融入美國-西方全球戰略及其體系,在涉華政策上,以自由民主價值觀與國際規則來塑造中韓關係。到目前為止,除參與在西方組織的針對新疆問題的共同聲明外,雙方外長、領導人的講話,行動還是非常謹慎的,意識到穩定雙方關係的重要性比改變雙方的行為與立場更重要,但今後在更多的國際組織、美國主導的機構活動中,針對中國南海、台灣、香港問題的聲明,如果韓國都參加,勢必會引起中韓關係的緊張,甚至導致雙方冷凍,這將不利於東北亞與朝鮮半島的穩定。

  日韓關係雖然互動增加了,韓國單方面希望改善與提升雙邊關係,但戰時強制勞工的賠償案並不是容易解決,雙方的認識差距與韓國民間的態度不能低估。其他歷史與領土島礁爭議仍然存在。

  朝韓關係處於危險、緊張,如果繼續放任升級行動,甚至有可能失控態勢。其中11月2日朝鮮從江原道元山發射的3枚短程彈道導彈中的一枚落在北方界線(NLL)以南26公里,位於韓國領海12海里的公海上,導致郁陵郡全境發佈空襲警報。10月4日韓國為應對朝鮮發射中遠端導彈,發射“玄武-2C”彈道導彈,甚至出現向相反方向飛行,最後落在了本國的村莊與部隊高爾夫球場內。11月2日,韓軍向北越界發射兩枚“斯拜斯”2000空對地導彈,因設定座標出錯,未能發射第二枚,F-15K戰鬥機發射兩枚增程回應型防區外對陸攻擊導彈,但裝載過程出現問題。諸如此類意外或有意的邊緣主義行動令人憂心。

  以“硬對硬”的方式處理雙方的安全矛盾反映了戰略上的困境與政治上的短視。中美戰略競爭、俄烏衝突對朝核問題解決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這也需要美國反思。朝鮮無核化的最佳時機已失去,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詹金斯在10月27日講話時表示,“如果朝鮮願意對話,裁軍也可以成為一個選項”。這是一個信號,表明美國在朝核問題上正在處於轉向的研議中。對朝鮮以強壓與擴大核威懾可能無濟於事,朝鮮加大核導能力的發展,確實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精神外交,對半島與東北亞安全穩定帶來嚴重影響。但是,經濟制裁與聯合國安理會譴責聲明也已經得到了最大程度運用,並沒有起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