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22-11-11 08:56:20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在信息時代,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就要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著力解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邵春堡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基礎硬件、基礎軟件、大數據雲計算、應用軟件、信息安全、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國際知名的信息科技企業和互聯網頭部企業,湧現出大量從事信息科技和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的中小微企業,有力促進了中國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促進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但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世界各國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更加激烈。與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相比,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明顯不足,尚不能滿足規模龐大的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文章提出,增強傳統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決心和信心。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企業產品服務形態、組織結構、商業模式等領域的全方位變革。目前,一些企業或滿足於自身發展現狀,或擔心數字化轉型投入太大影響當前效益,對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不高。一些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局限於對部分環節而非整體生產運營進行數字化改造,導致進行數字化改造的部分難以有效融入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創造過程,不僅影響整體運營效率,而且造成大量資金資源浪費。實踐表明,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要堅持系統觀念,釐清企業生產運營各領域各環節之間的內在關係,將企業數字化轉型從單個領域或環節擴展到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努力實現各領域各環節的協同和互動,真正發揮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效能。同時,可以積極宣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案例,深化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讓企業感受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巨大好處,堅定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決心和信心;出台有效激勵政策,形成引導和激勵企業主動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機制,解除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後顧之憂,幫助企業抓住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發展機遇。

  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目前,在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三類較為普遍的問題:一是部分製造業企業設備依賴進口,而不同國際廠商提供的工業數字化設備網絡接入、工業軟件互聯互通等標準不統一,難以綜合集成、互聯互通,建成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二是農業領域由於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傳統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較慢。三是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由於自身體量小、營收少、數字化需求分布零散等原因,推進數字化轉型難度較大。解決這些重點難點問題,要加快建立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解決數字工業設備集成互聯問題,同時引導企業在更換設備時充分考慮自身數字化轉型需求,讓新增設備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力;加快農業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基建助力加速農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創新對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融資支持方式,鼓勵和引導大企業與小微企業共享自身數字基礎設施,緩解小微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壓力,還可總結不同類型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模式,為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創造有利條件。具有數字化特徵的產品和服務要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領域,必須具有配套完善的應用條件和環境,必然要求相應的技術、基礎設施、標準體系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因此,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發揮企業的能動作用,而且要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加快提升公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為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廣泛應用創造良好條件和環境,促進形成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良性循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