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招才留才吸企業 政策優惠應“加甜”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17:47:41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人才是重中之重。行政長官李家超甚至公開講要“搶人才、留人才”,難怪有專家說沒有人才,創科只是空談。

  香港過去以金融、地產見長,不少高中生在挑選大學專業時都會首選商科等更有“錢”途的專業,導致理工類專業招生困難。中國工程院院士、前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認為,在培養本地創科人才方面,香港要從改變中學生對創科的認知入手。他建議中學時應該晚一些分文理,讓學生在初中打好理科基礎。

  搶人才固然重要,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更重要,同時要設法引進外面的“自帶粉絲”和“流量”的優質企業來香港落戶。李焯芬提出,政策上應更加進取,要“加甜”,例如積極提供住房、醫療補貼給留在本港做創科的外地人才,以不徵地稅、優惠稅收等條件吸引優質企業、間接吸引優秀人才。“年輕人看到生活有保障、工作有發展,自然會選擇留在香港從事創科。”

  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專業在本地大學算得上冷門專業,很少文憑試考生報讀。中國工程院院士、前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經濟來源主要以金融、地產、旅游、物流為主,加上國家改革開放後,工廠北移導致本地制造業蕭條,從社會大環境來說,創科還是發展得比較緩慢。

  李焯芬說,本地年輕人都希望大學畢業後可以快點找工作掙錢,所以填志願的時候就不會選擇欠缺就職前景的理工科。“即使有人願意主動報讀大學STEM專業,也會選擇應用較強的土木工程;而純數學專業的學生,很大概率畢業後去中學教書。”

  倡中學推遲分科 打好基礎

  李焯芬坦言,香港的學生早在中學分文理科時,不少人就喜歡選擇經濟、電子商務會計等與商科相關的科目,為將來進入商業界作准備。然而,大學商科專業競爭大,不少人落選第一志願後,就會被派去其他志願,例如理工專業。“這些學生沒有理科基礎,卻被調去讀理科,老師教得辛苦,學生也很排斥,他們畢業後也不可能投身創科行業,而是轉行做金融。”如此“錯配”,是個很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