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新基建發展報告(2022)》發布
http://www.CRNTT.com   2023-01-10 10:22:35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中國青年網報導,1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及政信投資集團聯合在北京發布了《新基建藍皮書:中國新基建發展報告(2022)》,發布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新基建的設計、實踐及未來趨勢。

  該報告是新基建領域的重要參與者、理論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完成的我國首部新基建年度報告。全書梳理了新基建的發展歷程,圍繞基礎網絡、基礎硬件、基礎軟件、基礎數據、基礎安全以及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展開了全領域、全場景、全覆蓋式的系統性研究,為新時期我國提升新基建水平、搭建更完善的數字生態提供參考和借鑒。

  首先,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強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王利民在發布會上致開幕詞。

  李富強強調,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對衝經濟下行壓力,還能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倍增效應。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業互聯、智慧社區、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的轉型實踐和數字生態的營造,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探索。新基建的適度超前建設,豐富了區域數字化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實踐,也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王利民表示,新基建藍皮書對該領域政策、市場、技術、產業以及建設實踐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對新基建的模式和特點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剖析,將新基建典型案例納入研究,為各地新基建落地提供了實踐經驗,為領域內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專業化的指導讀本,為促進我國新基建領域的創新和戰略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為相關部門掌握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制定長遠發展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政策建議,對我國新基建領域優化結構、提高效率、促進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戰略指南作用。

  在發布會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指出,新基建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支撐,系統論述了“十四五”期間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基建的乘數效應和外部效應,闡明了新基建具備數字賦能、需求牽引、創新驅動、協同融合、普惠共享、場景豐富等典型特徵,並圍繞數據開放共享的頂層設計、數據立法監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終端需求有效銜接、鼓勵市場主體廣泛參與、數據安全保護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主編顧偉忠以“聚焦新基建,構築新型發展格局”為題,作了主題報告,深度解讀了《新基建藍皮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總報告、技術篇、應用篇、專題篇和案例篇五個部分,概括了我國新基建領域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和新趨勢,並從新基建軟硬件關鍵技術、數字生態應用場景、新基建發展的支持要素、區域建設實施等角度進行了詳細介紹,最後提出,新基建將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2022年,國家在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行等方面都涵蓋了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應從投資角度更深刻地理解新基建的特點,把投資工作做得更加精準和透徹,使新基建的發展和投資可持續且具有相對穩定的回報,同時具備綜合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所副所長盛磊指出,新基建一頭連著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一頭連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是我國培育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的重要支撐。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忠奎詳細分析了交通新基建的發展現狀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從智慧交通、自動駕駛、行業治理、公眾服務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應用場景進行了深入剖析。李忠奎主任指出,新基建將為促進“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中共常州市委網信辦副主任蔣寶琴結合工作實踐,從優化政策供給、促進融合發展、建立發展生態、強化要素保障四個方面分享了常州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探索和經驗。

  政信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岳鵬圍繞推動產業資源凝聚、培育現代服務生態環境、搭建新型投融資模式等方面,介紹了聯盟在推動和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豐富經驗。岳鵬表示,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基建會更多地服務於地方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服務於商業體系、製造業發展。基於此,投融資模式也會更新,與傳統基建相比,社會資本對新基建的參與度更高,轉化成直接投資的比重更大。政信產業聯盟將從頂層設計、專家團隊服務咨詢、項目實施、項目組織、融投資以及投後服務等為地方城投企業、上游技術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