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數”前進點亮中國製造
http://www.CRNTT.com   2023-02-25 09:14:58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求是》雜誌近日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指出,“傳統製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有效推動傳統製造業與數字經濟的有機融合,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實現我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製造業體系,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到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過,傳統製造業的發展面臨一些瓶頸。比如,從產業生命周期角度來看,在現有技術水平和傳統生產模式下,很多細分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的後半段,生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控制均已接近極限。而隨著消費升級,產業供給端對需求端的適配能力不足,產品結構需要優化,相關性能指標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在“雙碳”背景下,傳統製造業面臨更加嚴格的碳排放指標約束,環保成本不斷提升,綠色轉型亟待加快。
  
  如何突破傳統製造業發展瓶頸,在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推動數實融合是一個重要抓手。
  
  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在我國具備獨特優勢。我國超大市場規模和完善工業體系,帶來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推動傳統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數據要素禀賦和龐大的增量市場空間。
  
  從產業層面來看,數實融合改變了產業布局和組織形式,讓產業鏈的上下游能夠更加協同運行,最大限度消除產業鏈的短板效應。從企業層面來看,當生產過程加入數據這一新的生產要素後,一方面,數據要素本身就會帶來新的邊際產出,創造新的規模經濟;另一方面,數據要素的加入能夠優化其他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配置,從而帶來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在實際應用中,傳統製造業的數實融合場景豐富。例如,智慧化的生產計劃能夠實時處理來自需求端的數據,讓生產單元更加適配需求,優化產品結構,降低原料和產成品的庫存占用,提升了資金效率,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通過智能化的生產管理,企業的全流程能效可以明顯提升,碳排放可以顯著降低。數實融合不僅能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能推動企業的綠色轉型。
  
  要想充分發揮數實融合的優勢,還需滿足三個外部條件,即數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數據要素配套體制機制的不斷健全。這就要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瞄准全球數字技術基礎前沿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重大問題,積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數字技術攻關;適度超前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不斷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加快出台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及配套政策,從而牢牢抓住數實融合的發展機遇,加快實現傳統製造業“更上一層樓”。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麒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