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財政部答問談地方政府收支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23-03-02 00:59:03


財政部部長劉昆答記者問(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郭至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上午舉行了“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五場,財政部部長劉昆為中外記者介紹了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的情況,並回答了多個問題。在回答地方政府財政平衡狀況的問題時,劉昆表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88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4%,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及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持續發力顯效,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地方財政狀況預計逐步向好。

  關於土地出讓收入,劉昆說,土地出讓收入列地方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主體。從全國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情況看,有部分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使用,約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15%左右,去年雖然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但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影響是可控的。由於具體數據尚待決算才能確定,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減收約2萬億元匡算,影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財力約3000億元。我想說明一下,土地出讓收入是毛收入,收入減少的同時,也會相應減少拆遷補償等成本性支出。我為什麼專門說明一下這個情況,因為收支之間是聯動的,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關於債務集中到期的壓力問題,劉昆指出,關於債務問題,我國去年法定債務的負債率約為50%左右。這個指標我相信您也知道,在全世界、在經濟界都是比較低的。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主要是分布不均勻,一些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我們已督促有關地方切實承擔主體責任,抓實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這個底線我們守得住。

  關於地方財政的平衡問題,劉昆介紹,2020年到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增長2.5%,去年的情況是下降了2.1%。您剛才也說了它是下降的,是緊平衡的狀態。去年下降2.1%,比十年的平均增幅是低了不少個百分點。但大家要知道,地方的財力和它本級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是一回事,地方40%左右的財力來自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過去三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年均增長了9.3%,我剛才在開始的時候介紹了五年的平均增長數,現在的增長數是近三年的,你可以看出來我們對地方的轉移支付是不斷在增長的。9.3%的增長幅度比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幅度高了6.8個百分點,這就有效彌補了本級收入的不足。從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看,過去三年地方財政支出平均增幅達到3.4%,所以,是緊平衡狀態,但也是總量增加的狀態。地方執行的情況是比較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