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老師建議打殘孩子手?宣揚暴力使不得
http://www.CRNTT.com   2023-03-16 16:43:24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網評:老師建議打殘孩子手?宣揚暴力使不得

  來源:東方網 作者:季萌

  近日,廣東湛江吳川市,一名小學五年級的老師在家長群里建議家長“打殘孩子手,留著令人惡心”的截圖在網上流傳,引起熱議。(3月14日極目新聞)

  據網友曝光的聊天截圖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有125人的某小學五年級班級家長群里,ID名稱為“某某老師”。第一張截圖顯示“如果孩子的手無用,建議家長乾脆打殘算了,留著裝飾看著令人惡心。”“這就是平時不完成作業取得的成果,不知家長有何感想。還這麼寵著孩子,你就是推孩子走上不歸路的助手。”另一張截圖則顯示,該老師直接對一位家長說,他女兒的手留著也無用,什麼作業也完成不了,考出這樣的成績丟人現眼。對此,有網友表示,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說話如此粗俗,為人師表的素質何在?也有網友表示,這位老師教書育人責任心強不用置凝,出發點是對的是個好老師,恨鐵不成鋼,才出言不遜的!

  又是一起因老師不當言行引發網絡熱議的教育負面典型案例。筆者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網上一則“孩子們不會整體認讀音節被罰站,老師拍視頻質問家長”的視頻。兩者雖然內容不同,但無不折射了教師的師德師風問題。

  客觀而言,從截圖中該老師的言行來看,也許其出發點是出於讓孩子重視學習的“好心”,並不是真的要“打殘”孩子,但是這種言論顯然已超出了批評教育的界限,細思之下,這樣的“好心”屬實有些令人膽戰心驚。我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雖有教師可合理運用教育懲戒的相關規定,但該教師的言論無論從何角度,卻更像是一種自我情緒的發洩,既會對學生甚至家長的心靈造成嚴重傷害,也極易造成錯誤的教育導向,進而損害教師的群體形象。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從此角度看,一位老師說出“建議家長乾脆打殘”孩子的手、“留著裝飾看著令人惡心”這樣的話,就算是很生氣,也實在不該這樣說,也不必這樣說,即使學生不寫作業,哪怕是根本不學習,當老師的也不該是這種生氣的姿態。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作為老師希望學生成績好是正常的,但每個孩子受脾氣性格、家庭成長環境等因素影響,情況不一,遇到問題也應該有針對性地引導解決,而不應只是要求或者自我加戲式地洩憤。

  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向善的,如同花開有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也都有自身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成長規律,對孩子的內心感受和情感訴求多一些傾聽和溝通,對學生和家長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經過反復掂量和深思熟慮,這樣的“好心”才會有“好報”,也才能讓孩子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下健康茁壯地成長。否則,尤其在當前網絡時代下,如果逞一時口舌之快,帶著負面情緒發言,這樣的言語既會傷人,也會害己,甚至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