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他在溫哥華唱響京劇
http://www.CRNTT.com   2023-05-12 10:02:39


夏元增京劇研習社六周年演出合影。後排左七為 夏元增。(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生、旦、淨、醜,粉墨登場;唱、念、做、打,各具特色。京劇憑借其悠久歷史與藝術價值被譽為“國粹”,是積澱了民族審美習慣與文化傳統的藝術瑰寶。如今,華僑華人帶它漂洋過海,在海外唱響國粹之聲,傳播京劇文化。

  熱愛從一而終

  台灣著名京劇藝術家夏元增出生在京劇世家,父親、伯父等皆從事京劇表演行業。耳濡目染下,對京劇的熱愛在夏元增心中生根發芽。在戲校學戲的時光、同窗的陪伴鼓勵、老師的諄諄教誨,夏元增至今仍會懷念。

  藝術就是功夫,功夫需要鑽研。作為傳承至今的國粹,京劇對身段、唱腔、步法的要求極高。要想成為一名好的京劇演員,需要付出無數汗水、經歷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跑圓場、壓腿、踢腿、拿頂、吊嗓是最基本的功夫,而這樣單調且艱苦的日子至少要持續8年。

  “學京劇是很苦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要經歷變聲,一旦嗓子變得不好,就再也沒辦法唱戲了。”夏元增說。

  儘管“坐科學戲”痛苦且枯燥,夏元增仍樂在其中。8年內,除專攻文武醜外,夏元增還長期擔任學生助教一職,廣泛瞭解和學習其他行當的專業技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