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光伏產業面臨洗牌
http://www.CRNTT.com   2023-06-17 08:36:40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一邊是產能過剩,一邊還在瘋狂擴產,看似矛盾的場面正在光伏行業上演。近段時間,光伏龍頭企業再度拉開擴產的“閘門”。短短半個月,先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宣布加大光伏一體化產能建設力度,後有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斥資超百億元擴產。數據顯示,過去18年國內光伏企業建設了380吉瓦左右的全產業鏈項目,而最近18個月,行業又新建了超過380吉瓦的全產業鏈項目。光伏擴產潮引發了人們對行業產能過剩的擔憂。
  
  “雙碳”目標提出後,我國光伏產業進入超級成長期,行業景氣程度倍增。然而再寬敞的賽道也容不下短時間超大車流的湧入,不管成長故事多麼精彩,行業都逃不過周期規律,階段性產能過剩的局面隨時可能發生。
  
  去年以來,與產能擴張一路隨行的是光伏企業股價一路下行,產能過剩、低價競爭的陰雲一直籠罩在行業上空。對於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我們有過切膚之痛。2008年至2012年期間,光伏產業一度高歌猛進,全國有300多個城市上馬光伏項目。光伏企業爭相擴張,導致產能嚴重過剩。此後幾年時間內,超過300家光伏企業倒閉,整個行業一片狼藉,一些地方投資也打了水漂。
  
  從2012年的“歐美雙反”到2018年的“531新政”,光伏行業的成長曲線從來不是一路向上沒有波折。此輪擴產潮後,注定也會有大量企業被淘汰出局。有龍頭光伏企業的創始人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財務脆弱的、技術不夠領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夠完善的企業可能會首先受到傷害,能否在洗牌過程中活下來是存疑的”。
  
  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頭部企業已經展開積極應對。有的企業選擇通過打通高純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等上下游環節,優化自身產能布局和配比,提高一體化產業鏈競爭優勢,提升盈利能力。有的企業推動業務多元化布局,在氫能、儲能、光伏建築一體化等領域拓展新空間。還有的企業加大海外設廠力度,提升全球化運營能力。
  
  產業過熱,既要保持足夠警惕,也不必過於悲觀。市場火熱的時候多用顯微鏡,市場悲觀的時候多用望遠鏡,時刻保持獨立思考才是關鍵。應該看到,這次行業擴產潮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需求端,在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背景下,光伏行業的市場規模巨大,行業景氣度和需求確定性也更高。還應看到,自由競爭條件下,隨著市場周期波動,製造業產能階段性過剩很難避免。為持續贏得市場,企業新建產能必定要領先於行業並迅速推進,快速鎖住技術、成本優勢,在一定時間內獲得經濟收益。擴產也是頭部企業為落後產能淘汰出清後的市場進行的卡位布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