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輸入中醫人才必須找到平衡點
http://www.CRNTT.com   2023-07-04 13:46:57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段曉魯)就近日政府宣佈把中醫師納入最新的人才清單一事,“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發起人之一的選委黃炳逢個人認為輸入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有序進行,保障本地超過一萬名中醫師的優先權,同時也為外地中醫藥人才提供香港機會。政府必須與業界及社會各界有效溝通,作出適當平衡。他非常支持政府現在有條件輸入西醫來解決醫生手短缺問題,特別是輸入有香港身份背景的西醫。但在中醫藥還沒有完全納入公共醫療衛生體系,而中醫師未有對等地位的這個時候就馬上開放輸入,而輸入條件並沒有像西醫一樣經過反覆認真討論及設立適當門檻,確實令人不解。黃炳逢認為從增強中醫藥人才力量的角度來說,適當輸入此類別的優專才無可厚非,特別是有獨特臨床經驗及一定學術水平的內地中醫藥人才,有助中醫藥全面高質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感覺勞福局負責制定人才清單,但負責醫療衛生的醫衛局對輸入中醫師的考慮十分關鍵,至於中西醫輸入方式的差異對待反映了什麼問題,聯席會議必定持續關注。

  同是該聯席會議發起人之一的勞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林振昇也表示:在據悉中醫藥界代表批評政府在沒有充分咨詢業界下把中醫師加到人才清單裡面,他認為值得商榷,有關方面應該在充分掌握本地中醫師的短缺情況和數據後,才適當考慮把中醫師有條件引進,政府現時的做法來得突然和倉促。林振昇強調他不反對香港在有需要時輸入專業人才,但必須在充分掌握各類人才的供求情況下進行。這與他近期在輸入外勞問題上的立場一致。他自己沒有聽說過一般中醫師十分短缺的情況。

  另一發起人中醫界選委黃傑教授表示:很多中醫界批評人才清單加入中醫師沒有咨詢業界,堅離地,私人中醫市場無法承受加風,本地中醫師無法增加收費去平衡收入!在輸入內地高水平中醫藥人才方面,過往三所大學中醫學院聘請的第一批暫准註冊中醫老師都是全國名醫,數年後內地來港高職稱中醫的人數大減,近年減至40多人,一般省級主任中醫都不來港,現在第二線中醫亦不來港,因人工太低,所以用引入高水平中醫藥人才是有困難,但還是必須的,需要有條件有序進行,要與業界認真商量,但並非隨意輸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