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理解經濟向好信號,把握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7-16 08:11:09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平穩恢復、回升向好,面對內外壓力可以穩如磐石,關鍵在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平穩恢復、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近期,多項經濟數據公布。在消費端,與居民消費直接相關的電商數據表現較為搶眼。相關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0.6點,比上月提升1.1個百分點。與社會總體需求和總消費相關的大宗商品指數連續兩個月環比上升,大宗商品指數升至102.8%。在生產端,工業生產平穩恢復,增長態勢不減。在貿易端,貨物貿易較快增長,穩固了中國商品和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地位。前不久,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主要國際機構或組織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些均表明,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聘副教授宋珊珊文章表示,這些經濟成就的取得來之不易。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依然艱難。從中長期看,“築墻設壘”“脫鈎斷鏈”在短期內人為增加了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因素。與此同時,地區衝突等帶來的發展阻力,使得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更不能忽視的是,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如何將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路徑依賴轉化為發展優勢,將發展慣性轉化為新的發展動力,孕育新的增長點、引領新的發展方向、探索新的發展領域,成為重大課題。

  文章分析,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平穩恢復、回升向好,面對內外壓力可以穩如磐石,關鍵在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從結構上看,運輸業、消費性服務業和設備製造業等增長較快,利潤指向高位區間,產業布局和產業層次進一步優化。伴隨新一輪的消費升級,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汽車等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領域。

  從動力上看,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經濟發展在各領域的短板逐漸補齊,並催生和孵化出諸多新的發展亮點。

  從主體上看,國有企業的國民經濟主導地位得到完善,日益凸顯經濟發展的社會效益;民營企業的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市場參與的熱情、資源利用的效率提升。

  從發展格局看,新發展格局處於加速構建的過程之中。以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為基礎,國內大循環的主體性地位進一步增強,國內循環助推國際循環的能力得到提升。

  從抗風險的能力看,宏觀經濟手段與市場信心同頻共振。經過近些年的考驗,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對市場的調控與引導進一步成熟,市場信心始終維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內;而市場信心的成熟又給予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更多選擇,宏觀政策靈活而張弛有度。

  文章指出,新時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面對各種艱難險阻都能表現出極強的發展韌性,將風險轉化為不斷向前的動力,究其根本,在於全面貫徹落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經濟工作中做到了“六個必須堅持”。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發展經濟,有自己的基調、節奏、方式、方法,在胸懷天下的格局下堅持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還應看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中國經濟穩步發展體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