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吹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集結號”
http://www.CRNTT.com   2023-07-23 11:18:05


 
  國家產業競爭力不僅體現在產業鏈和價值鏈位次較高的環節,而且離不開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完備性和整體性。這就要求形成以“鼎新”帶動“革故”的產學研一體化格局。一方面,圍繞傳統產業中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既有技術水平落後、部分領域科技發展停滯等問題,完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創新的機制,形成新舊產業迭代的創新矩陣,推動產學研圍繞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在具有優勢的傳統產業鏈環節,要注重新知識、新技術賦能,形成新舊產業融合的創新矩陣,推動產學研瞄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深度融合。通過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實現1+1>2的效應。

  抓住科技革命的機遇,必須要具備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要通過產業鏈全球布局,以產業鏈嵌入全球創新鏈,加強國際產學研合作,與全球頭部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聯繫,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關鍵技術攻克工程。尤其是要注重與我國全球化的國家戰略相互促進,比如基於“一帶一路”建設,圍繞相應的產業鏈建設全球科技創新聯盟與科創中心,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基地等。通過構建以全球創新資源整合的創新矩陣,踐行共謀、共創、共享發展的理念,實現產業鏈全球布局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制定能力。

  ·微觀層面要激發企業主導作用,促進產學研良性循環

  科學創新—技術孵化—生產經營的良性循環是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內在要求,需要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系統協同。但科學技術的研發、孵化、轉化,都要依托所在的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科學技術衹有與社會發展相結合,才能對現實社會產生作用,發揮此作用的關鍵主體就是企業。為此,在全方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企業的主體地位,激發企業的主導作用。

  在創新鏈條的不同環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其中,企業具有顯著的多元主體性,其作為產學研過程中的科技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多元主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凸顯企業的多元主體性,才能以企業追求的市場價值帶動高校和科研院所注重的學術價值,進而實現市場價值和學術價值的有機統一。更為關鍵的是,市場價值的增值可以最大程度激發企業在產學研深度融合過程中的主動性。一旦市場價值實現了增值,新增的科研投入會傳導至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創新端,實現科學創新—技術孵化—生產經營的良性循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