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能修樹”守護香港供電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3-08-04 09:48:26


人工智能(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戴好安全帽、護目鏡、防滑手套,系緊腰間的攀樹繩和電油鏈鋸,修樹員雙腿發力,靈巧地攀上樹冠;樹下,另一工作人員手持平板電腦,邊觀察數據邊經對講機指示修樹員修剪枝幹。不消一小時,被剪掉的碎枝葉片順著游繩滑落地面,樹木已煥然一新。

  這便是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一級資深技術督導員劉威隆近期的日常工作。“香港郊野地區綠樹成蔭、枝葉繁茂,在帶來清新空氣的同時,卻對架空電纜構成潛在風險,所以一定要及時修剪。”劉威隆說。

  1901年成立於香港的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是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主要為九龍、新界及大部分離島地區供電,目前服務全港逾八成人口。

  日前,中華電力在新界荃灣舉行傳媒探訪活動。劉威隆向記者介紹,為避免過高的樹枝或斷枝干擾電纜而造成電壓不穩等事故,中電在2001年成立專責修樹隊進行樹木護理,並於2022年4月正式啟用香港首個“農林管理預測系統”,將修樹工作系統化、智能化,以確保供電系統安全穩定。

  從平板電腦上打開由中電修樹隊研發的“農林管理預測系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地圖上密密麻麻、不同顔色的“小樹”圖標。放大地圖局部,單擊一棵“小樹”,屏幕左側立刻彈出有關該樹木的數十項信息:地理位置、植被編號、樹種名稱、樹齡、樹幹與電纜距離、修樹記錄、風險等級……

  “這是一個綜合樹木管理平台。我們結合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及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記錄了中電架空電纜範圍內逾17萬棵樹木的資料。”中華電力有限公司輸電及供電業務部北區總監劉浩然為記者演示該系統使用方法時說,其最大特色是能夠預測樹木未來6個月內的生長情況,估算它們與架空電纜之間的距離,“距離越近,潛在風險越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