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民營經濟發展吹響新號角
http://www.CRNTT.com   2023-08-18 08:19:24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以來,引發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這份被稱為“促進民營經濟31條”的高規格文件幹貨滿滿,是繼2005年發布“非公經濟36條”、2010年發布“民間投資新36條”之後又一重磅文件,為民營經濟發展吹響新號角。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原院長、“中國民營經濟50人談”主席團主席劉迎秋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重申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從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作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重大判斷,到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公平發展環境,再到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減稅降費等一系列紓困幫扶政策,黨和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方向堅定不移、政策措施細致入微,一以貫之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進入新時代,民營經濟在發揮“56789”重要作用的同時,民營企業數量翻了兩番,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占比超80%,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不斷提升。事實證明,我國民營經濟不僅沒有弱化,而且在不斷壯大;不僅沒有離場,而且正在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
  
  文章稱,也應看到,一段時間以來,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一些困難,在投資上出現方向不明、意願不強、動力不足以及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營經濟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提振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近日發布的《意見》對民營經濟定位作出重要表述,“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這一新提法,進一步提升了民營經濟重要性。同時,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重大部署,提出8方面31條舉措,針對性強,指向明確。這些新提法新舉措釋放了重要信號,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章認為,如何落實好《意見》要求,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首要任務是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構建政府與企業間良好的法治關係。
  
  一方面,民營企業要在積極促進和著力建設法治民企、清廉民企、創新進取民企和高質量發展民企上下功夫。既獨立自主、自負盈虧、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又遵紀守法合規、不斷創新進取高質量發展;既探索和積極營造誠信廉潔、圖強謀新的企業文化,又不斷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和財務管理;既有效釐清企業法人財產與出資人個人或家族財產關係,又構建和形成企業產權結構明晰、治理規範、制衡有效、競爭有力、發展有序的現代企業制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